健全机制 盘活资源 做强产业
兰溪以项目“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收割、脱粒、清选……昨天上午,在兰溪市永昌街道高端村的“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现场,伴随着轰隆隆的轰鸣声,收割机驰骋在金黄色的稻田间。
据了解,永昌街道高端、胜岗、瑞溪3个村耕地保有量大、连片度高,水土条件较好,具备粮食丰产增产基础。但该区域灌排系统渗水、破损、淤塞现象严重,同时田块较小,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为“对症下药”,挖掘“造血”资源,该街道积极争取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政策,策划实施“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据悉,“千亩方”项目总规模达1291余亩,新建灌排渠道8.937千米、田间道路2.57千米、农业配套用房1座。通过项目的实施,田成片、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原有小而散的农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连片的农田。
连片的土地也带来了连涨的收益。“土地连片利用,实现了效益的叠加。”永昌街道生态经济办相关负责人洪阳告诉记者,他们与华统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浙江华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除了每年增产的20万公斤粮食外,还打造了种养结合现代化循环农业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万元。
去年以来,永昌街道立足自身优势和区域发展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积极运用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政策谋划“四水共盛”农文旅综合开发项目,持续拓宽绿色转化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完成绿转项目投资6000余万元。
这是兰溪用好用足绿色转化资金,打通从“绿”到“富”的转化通道的一个缩影。
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政策资金是省财政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打通绿色转化通道给予的省补资金。近年来,兰溪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城乡融合、要素配置、县域治理等方面,走出一条具有兰溪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去年4月,省财政厅公布2023至2025年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竞争性分配入围名单,兰溪名列其中,连续3年,每年将获1亿元的财政专项激励资金。聚力绿色发展。兰溪紧盯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工作,加强全过程绩效管理,及时跟踪项目工作进展、预算执行情况和实施成效,努力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不断刷新绿色项目建设“进度条”,切实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