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巧手编织自强人生
男子瘫痪在床直播做竹编补贴家用
在四川省叙永县龙凤镇黄桷坪村,有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丈夫杨正云瘫痪在床20余年,坚持躺在床上用双手做竹编补贴家用;妻子段秀芬不离不弃,扛起顶梁柱的家庭重任,照顾丈夫,抚育儿女,撑起一片天。
“那是2004年3月去赶集的时候被车撞的……”望着泛黄的天花板,眼前躺在床上的杨正云更想遗忘20年前的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那时候,小儿子才两岁多。”今年61岁的段秀芬回忆道,三年花光车祸赔偿的钱,治疗效果依然不好。杨正云从肚子以下到双脚全部没有知觉,只能一直躺在床上。
“用农村俗话来说就是,家里的扫把倒了,我不扶就没得人扶。”遭受意外重创的家,段秀芬当妈又当爹,家里家外、田头山上所有的重活、累活、脏活都落在她一人身上。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忙进忙出的妻子,躺在床上的杨正云什么忙也帮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年农忙时节,家里的背篓、撮箕等农具因为年久烂得不能再用,杨正云让妻子从竹林里砍来竹子,尝试着自己编织新的。也是从那时起,段秀芬把杨正云从卧室搬到堂屋,开启了他的竹编自强人生。“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经常受伤,慢慢地就好了。”杨正云的手上爬满伤痕和老茧。
走进杨正云家,自然就会被他们夫妻俩的乐观和干劲所折服。杨正云的床紧靠堂屋大厅左侧,他头朝外,床头周围挂满了各种工具及精巧的竹编成品、半成品。
在他手上,一块篾片正穿过筲箕的口子大功告成,杨正云从右手边的竹筒里拿起一支笔,在较宽的平面写上22。
“这个尺寸的筲箕卖22块钱,一般要两天才能编完。还有小一点和更大的,18块、25块、28块,最大的55块钱一个。”说着,杨正云指了指墙壁上挂着的大筲箕。
随着年纪的增长,杨正云编织工具的时间也变长了,十年前一天能编成的,现在需要两天。背篼、提篼、筲箕、撮箕、刷把等农村常用的农具,他几乎都会编织。
段秀芬说,杨正云坚持编织农具补贴家用,尽管收入不多,一个月能卖一百多到两百块钱,但是杨正云手上有活打发时间,心头就很愉快和满足。
每天12点20分,66岁的杨正云登录抖音号准时开始直播,这是半年来他每天坚持做的事。“朋友们,我是杨正云,以前出了意外,现在做点竹编锻炼身体……”在直播间,杨正云一边做竹编,一边不停地讲着自己的故事。
离他两米远的地方,一个简易支架上放着一部手机,刚好能拍到躺在床上做竹编的他,那是老伴段秀芬拍摄半年来选出的“最理想机位”。
两年前,出嫁多年的女儿告诉杨正云,可以把自己做竹编拍成视频放在网上。于是,杨正云开始学习抖音的剪辑发布,不识字的老伴负责拍,成了杨正云的专属“摄影师”。在杨正云发布的视频中,浏览量最高的达253.2万,网友纷纷为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点赞。
“听说拍抖音有收入,三元两块都稀奇。”从今年6月以来,杨正云坚持每天12点20分在抖音平台上直播两小时,和网友互动交流,每天可以赚到几块钱,他觉得生活很有意思。段秀芬很高兴老伴又找到一个打发时间的好地方,尽管自己为了协助开播忙前忙后,尽管拍起视频显得有些生涩,但看到直播给老伴带来的快乐,她特别满足。
杨正云有一个厚厚的小本子,每天一页记录着直播以来的情况:“小白菜白又白”送了花,“仙仙姐”点了赞,“农村姐”加了关注……杨正云说,记着是为了“礼尚往来”,别人直播的时候自己也要去“扎起”。
据叙永县融媒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