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第05版:健康

强化重点场所急救能力

兰溪今年新增125台AED设备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近日,不少兰溪市民注意到,周边多个公共场所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设备。每台AED设备上配备清晰的使用指南图示,方便市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掌握操作方法。今年以来,兰溪已在公共场所新增配置并投入使用AED125台。

AED是一种便捷、易操作、用于抢救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常用的急救设备,被称为“救命神器”。研究表明,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如果在“黄金四分钟”内进行心脏复苏,大约有50%的抢救成功率。如果配合使用AED进行电击除颤,成功率将提高至90%。

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公共场所设置AED,是建立公共急救体系的重要一环。今年,他们根据人流量大且集中、流动性强、人口密度大、心源性疾病发生概率高等因素,综合考量后,在城市广场、养老机构、社区、体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商超、酒店、旅游景点等地配备AED设备,方便市民在危急时刻随取随用。市民可以通过浙里办App搜索“浙里急救”,或使用“救在身边人人救”App里的“AED地图”,寻找距离最近的AED。

“打开电源,然后按语音提示,根据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紧贴患者裸露的皮肤,一片贴在胸骨右侧锁骨之下,另一片贴在左腋下面第五肋骨处。然后,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与此同时,市红十字会还积极组织师资队伍,深入各个AED设施点位,开展了一系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活动,涵盖创伤救护基本技能、心肺复苏术的正确实施及AED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等。加强乡镇(街道)应急救护服务阵地建设,不断延伸培训触角,全市16个乡镇(街道)均设有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目前,全市已经培训并配备了约750名AED持证人员,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