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第06版:教育汇

入选教育部组织的全国性会议交流内容

兰溪“三爱三立”思政教育再次走向全国

记者 吴金泓

导报讯 日前,教育部在福建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工作进展,交流经验做法,持续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其间,兰溪“三爱三立”思政教育经验入选会议交流内容,并被纳入会议宣传片进行展示,再次走向全国。

近年来,兰溪深入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以“爱国爱党爱家乡 立德立功立言”为中小学思政教育主题,以“打开校门办思政,协同创新促发展”为思政协同教育理念,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思政教育,成功打造“三爱三立”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的兰溪样本。

在构建思政教育目标一体化方面,兰溪教育系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培养目标体系: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同时,为了实现思政教育课程一体化,兰溪采取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不仅充分利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还自主研发了如《素养与生活》《研学兰溪》等地方特色课程,并开发了106门思政教育校本课程,形成了一套多元化且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为落实“三爱三立”思想教育,在校园日常活动中,兰溪教育系统遵循“体验、领悟、内化、外显”的基本思路,致力于让校园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和实效化。例如,通过“开学第一课”,邀请党员干部、先进模范等走进课堂,担任主讲人。2020年4月,兰溪8万余名学子收到了陈薇院士的来信,推出了《致敬逆行者》专题课程,赢得了热烈反响。

在思政教育基地建设方面,兰溪教育系统深化“思政行走课堂活动”,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文化兰溪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城市变迁”“乡村振兴”等主题设计了多条研学路线,建立了超过80个“思政行走课堂”。同时,融合“联村导师”活动,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政大课堂”,把思政课送到“房前屋后”,实现思政教育“离校离堂不离教”。

在校园文化品牌的打造上,兰溪教育系统深挖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结合校园文化,成功创建了诸如“芥子园讲堂”“笠翁对韵”“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等30多个乡土文化育人品牌,形成了72个特色思政课品牌,以及“红船学院”“闪闪红星营”等11个红色文化育人项目,进一步彰显了“三爱三立”的教育理念。

为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兰溪教育系统还搭建了市委、宣传部、教育局、乡镇(街道)教育党总支、学校、乡村(社区)、家庭七位一体的思政协同教育管理网络体系,并通过23个基地学校的建设引领辐射,全面推进工作。此外,兰溪还创新开展“学校非思政学科教师进思政课堂”“党政领导干部进思政课堂”“社会优秀人士进思政课堂”等“三进”行动,近两年共聘请了860名校外思政教育辅导员,举办了6335次辅导活动,建立了思政育人“校外人才库”。

针对校际思政教师的交流,兰溪教育系统建立了跨校区、跨队伍的定期交流机制,每年组织一次网络授课培训,每两年举办一次“三爱三立”思政教育创新成果奖评比和精品课程评比活动,至今已有近300位优秀教师通过座谈会、视频等形式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心得,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