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顺有家庭——
公益之路薪火传 爱心接力永不歇
记者 汪雪吟
导报讯 “我现在年纪大了,出门变得没那么方便,但我还是想通过画画来做点公益。”近日,90岁高龄的舒顺有坐在桌前,用纸勾勒出一幅幅画作。
年轻时,舒顺有是一名中学教师,深受学生爱戴。退休后,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他历经数年为学校写《校志》,为老家沈村写《村志》,用文字记录下学校和家乡的历史变迁。在耄耋之年,舒顺有通过义卖画作,将全部收益捐献给了爱心助学等公益项目。他说:“尽管我退休了,但我的心不能‘退休’,我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他的妻子葛桂娣,为人热情、善良,照顾老伴起居,热心帮助困难邻居。她说:“谁家有困难,主动帮一帮,这样日子才过得更踏实。”
最近,舒顺有写了一本新书——《我的童年》,里边提到很多家庭教育的知识。舒顺有说:“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孩子的榜样,我们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两位老人的教导下,四个女儿也继承了优良家风。大女儿舒惠玲长期关注留守儿童,从生活到学习,从物质到心理,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二女儿舒惠瑄作为医护人员,长期致力于红十字急救志愿者行动,并帮助厌学青少年重返校园。三女儿舒惠瑾和四女儿舒惠珍也同样热心助学,她们通过捐款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心与希望。
舒惠瑄告诉记者,父亲经常教育她们四姐妹要有爱心,要为社会做贡献。“虽然平时工作忙,但我们仍会抽出时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舒惠瑄说。
舒顺有的四个外孙也个个品学兼优。大外孙胡畏放弃了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毅然返乡,成了一名教师;小外孙胡嘉洋年纪不大,却能为一位受伤的同桌打了一个学期的饭菜……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心。
一直以来,舒顺有一家热心公益的脚步从未停下。今年初,以舒顺有一家为核心的“舒心港阅读演讲俱乐部”正式启动。目前,这个俱乐部已经受新华书店的邀请,定期去书店开展公益活动,隔周开展读书会,为家长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
舒顺有常说:“财货留后终有尽,道德传家福寿长。”他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家里和和美美,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