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第03版:民生

构建“空中桥梁”,将基层远程心电诊断服务“链接成片”

兰溪让优质医疗资源“联动”起来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蒋如芳

导报讯 “要不是这次检查,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毛病。”回忆起不久前的看病经历,市民黄奶奶仍心有余悸。

80多岁的黄奶奶患有骨质疏松症,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期间,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晕厥和跌倒,持续数秒钟后自行好转。当时患者神志不清,四肢抽搐,清醒后自诉头晕、腰痛,无头颅及其他部位外伤。

住院医师怀疑黄奶奶可能患有“癫痫”,为其预约了兰溪市人民医院的头颅磁共振检查。在等待预约期间,医务人员为黄奶奶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上传了动态数据,由市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进行远程分析诊断。医师经过仔细分析,发现黄奶奶心脏停跳事件高达124次,最长的一次心脏停跳时间竟长达18秒,立即启动了心电危急值报告流程。黄奶奶被迅速转运至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在经过风险评估后,安装了临时起搏器,病情稳定后进行了双腔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目前病情已趋于稳定。

实际上,由兰溪市人民医院负责的市心电诊断中心,在县域内开展远程心电诊断服务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远程心电诊断是一种结合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医疗诊断技术的创新医疗服务方式。这种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心电图数据的远程传输和解读,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诊断服务,医疗专家能够在异地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诊断。这种技术对于提高心电危急重症的救治效率和质量,以及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空中桥梁’,将基层远程心电诊断服务‘链接成片’,形成一张牢固的网络,让优质医疗资源‘联动’起来。”市心电诊断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加快构建远程心电诊断一体化体系,为乡镇医共体院区、村卫生室配备网络心电图机等心电采集设备,实现县域内全覆盖。同时,以此为依托,提升县域同质化心电诊断水平,形成“1+N”的县、乡、村级联动的一体化新型区域医疗服务体系,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