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 

第06版:专版

挖存量 腾空间 提升“亩均效益”

上华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喜见成效

田野静谧,清晨的阳光透过稻叶间的缝隙,轻巧地落在土地上。

“以前,这里全是苗木,缺乏管理,土地利用效率极低,村集体的经济收益也因此受到很大限制。”站在兰溪市上华街道会桥村的田边,村党支部书记吴顺达回忆起往事,忍不住摇了摇头。现如今,放眼望去,这些农田道路通畅、沟渠相连,整治后的农田形成了大规模、连成片的种植区域,而他所说的改变始于2022年提出的一项整治工程。

上华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坚持“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集约”的原则,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指引,着眼未来城乡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的布局与结构。该项目总面积约74.33平方公里,涉及21个行政村,包括实施垦造耕地项目232.48亩,旱改水项目383.88亩,建设用地复垦项目688.97亩,“千亩方”工程(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16665亩,河道整治27.59千米,防洪堤修复24.66千米,山塘水库修复3座。其中,“千亩方”工程如同一剂强心针,精准地针对当前乡村耕地及城乡建设用地普遍存在的低效、散落、碎片化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综合整治行动。在确保不突破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工程致力于促进土地的集中连片利用,形成更为合理的土地格局。

“前两年,我们村里的土地状况令人担忧,土地非粮化、非农化、抛荒现象严重,我心里十分着急。这些土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果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将会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严重制约。没想到,市里在守牢18亿亩耕地和全域土地整治专项债的大背景下,也在制定项目实施方针,街道推动项目落地,我和其他村的书记就踊跃报名了。”回想起前几年的情况,吴顺达感慨颇深。历经两年的整治,这片曾经“零散破碎”的土地已经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千亩方”工程喜见成效,预计每年能为村里增收20余万元,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后期的生态修复中,街道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区域实施水质修复、水污染治理、河床护坡修砌等一系列举措,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上华街道办事处常务副主任吴利航表示,通过工程的实施,他们将实现各类空间资源要素在全域范围内的全方位重新整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聚焦产业发展,致力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发展公司,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本版文字 记者 徐 填

本版设计 记者 包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