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文保警官”队伍用心守护历史文脉
记者 陈志恒 通讯员 张 迪
导报讯 “仁山书院是金履祥的晚年讲学之地,展示了金履祥理学文化内容……”在兰溪市黄店镇桐山后金村,“文保义警”徐阿姨不仅积极参与文保工作,还常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巡逻防范、服务游客、义务讲解……这些“文保义警”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古村、古街及各个文保单位之间,构建起警民共治的文物保护网络。
兰溪历史悠久、文物保护单位众多,仅黄店镇就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金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历史文化村落,2处中国传统村落。踏足于此,能感受古村新韵、文脉悠悠。近年来,市公安局推进“文保警官”制度落细落实,扎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筑牢保护文物安全的铜墙铁壁。
“文保警官”是指在“人人都是文保员”的总体框架下,积极参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民警。兰溪公安在总结提炼原有文保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公安工作和职责,持续提升兰溪文物保护工作效能。
兰溪公安建立“市公安局—派出所—村(社区)—文保单位”四级“文保警官”体系,由派出所“一把手”担任所在辖区的“文保警官”,负责统筹辖区的“文保警官”整体工作;派出所民警担任责任区的“文保警官”,负责责任区内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去年底,黄店派出所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通的民警担任“文保警官”。经过前期培训和巡逻走访,他们对黄店镇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村落等情况了如指掌,倾力守护着辖区文物安全。
兰溪公安为“文保警官”制定了科学的巡逻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对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全方位、全天候严密守护。“我们结合辖区实际,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推进‘文保警官’机制走深走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文保警官”外,兰溪公安还组建了由热心公益的群众组成的“文保义警”队伍,他们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宣传、巡逻、应急处置等工作,有效提升了文物保护的联动共建水平。
在打击文物犯罪工作中,兰溪公安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积极推进前端补盲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对文保单位逐一进行现场走访,安装视频探头,实现对文保单位的监控。
鉴于当前文物犯罪跨区域、职业化、团伙化日益突出的特征,兰溪公安充分发挥“传统+科技”手段,利用无人机高空巡查,定时定期对复杂地形和地面盲区进行有效监控,帮助巡逻队伍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通过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以大数据赋能文物保护工作,提高文物保护质效,形成文物违法犯罪打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