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7日 

第04版:专版

数智融合 增效减负

兰溪推进非现场监管赋能基层治理

“尊敬的浙GB****车主,监控发现车辆未按规定停放在丹溪大道人行道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请您立即驶离。”近日,兰溪市智慧城管平台系统捕捉到违停车辆后,立即发送温馨提醒短信。约2分钟后,车主将该车驶离。

“过去,人行道停车秩序管控主要靠队员步巡,效率较低,现在通过智能化手段,执法队员无需每时每刻在路上巡逻,就能做到精准管控。”市智慧城管中心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中心积极探索数字化改革智慧化应用,在城区主次干道设置了110路AI监控设备,并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实现违停、出店经营等违法行为自动抓拍,短信提醒等功能迭代升级。

据统计,自人行道违停温馨提醒短信开通以来,已成功发送短信超32万余条,抓拍违停车辆2万余辆次,人行道违停处罚量同比下降35.4%。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不仅有效缓解了基层执法一线人员工作负荷,也让巡查执法工作更精准智慧。

数智赋能,增效减负。近年来,兰溪依托数字化平台、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推行非现场监管,多部门实现核心业务线上监管,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现场检查频次不断减少,执法服务举措不断增多,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餐饮服务领域方面,兰溪推广餐饮油烟在线监测智能系统、阳光厨房等智慧监管平台,构建起“预警、整改、执法”动态闭环,执法队员无需上门检查,就能对油烟超标排放、餐饮操作不规范等违法行为的餐饮单位进行快速锁定、及时处置。目前,671家餐饮单位纳入“阳光厨房”在线监管,在线使用率保持在80%以上。去年,处置在线预警信息3100多条。

生态环境领域方面,80家有废气排放超标风险的企业接入在线监测系统,99家重点企业接入应急系统,实现风险信息自动预警,执法人员可根据风险预警信息线索前往企业精准核查。去年,共处置预警信息86条,监管精准度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兰溪还推动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相融合,持续赋能基层治理,减少人工巡查,让城市运转更高效,群众更无感。去年8月,无人机巡航业务覆盖违法建筑、工地扬尘、市容市貌等多个领域,建成无人机巢3处,累计巡飞995次,全景拍摄照片数量5102张,发现处置各类违法线索300余条,实现城区自动巡查全覆盖。

此外,130路高清探头覆盖34.55万亩农田,全天候监控秸秆焚烧,全年查办案件300余起。通过电子联单、车辆GPS轨迹、工地出入监控等线上监管,实地检查频次减少65%。

“我们充分运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依托信息化平台重塑流程,实现问题隐患无感预警,有效减少对监管对象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干扰。去年,全市行政检查数量同比下降16.6%,监管纠正率同比提升13.77%。”市综合执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进一步优化部门间、市乡间协同,构建系统预警、部门牵头处置、乡镇协同核查的全域监管执法模式,实现基层减负,监管“增效”而企业“无感”,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 姜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