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日夜铸安全“金盾”
——浙能兰电实现安全生产6000天纪实
本版文字 通讯员 何云玲
本版图片由浙能兰电提供
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3月29日,在春雨绵绵润万物的好时节里,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能兰电)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时刻——连续安全生产6000天。
6000天的日夜坚守里,浙能兰电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流程、全要素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从“经验管理”升级为“标准引领”,深耕“责任 执行 执著”安全文化,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统筹绿色发展,持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其间,成为集团首家荣获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获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多台次获得可靠性“标杆机组”“金牌机组”称号……实干笃行、久久为功,稳步向“一流的现代化清洁低碳发电企业”迈进,为浙能集团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兰电力量。
标准筑基,构建全员安全责任链
顶层设计“压责任”。责任落实要从“实”字发力。浙能兰电始终秉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管理格局,建立安全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管理机制,持续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编制部门和岗位履职到位及评价标准两张清单,实现公司标准、会议决策、专项排查治理等工作任务的精确管控,层层传递安全生产责任压力,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明确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管控局面。
“让安全责任落实看得见、摸得着。”浙能兰电安健环部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岗位安全责任履职数字化评价系统试运行以来,通过构建标准化数据库与智能评价平台,建立全员岗位责任清单及动态考核体系,打通制度条款与岗位履职的关联,实现制度文件的智能检索和条款自动关联,解决传统文本分散、更新滞后等问题,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高效化、智能化、可视化,减少“无功”工作量,提升“有功”工作效率,通过动态监测和智能评价,实现安全生产责任链条闭环管理,为企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制度体系“强支撑”。想要抓好安全生产大事要事,必须“制度体系”先行。建厂以来,浙能兰电就高度重视标准化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结构配套,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标准体系,构建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能源、测量管理体系,并持续通过标准化评价及内审、外审认证,落细落实“管理标准化、标准细节化、细节流程化、流程信息化”要求,推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2024年,浙能兰电刀刃向内开展制度“大体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再获新突破。紧紧锚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年”目标,做好行业新规定、新标准的辨识、转化和落实工作,系统盘点针对性完善标准、补足短板,全面梳理标准同类管理事项,自编技术标准由503个精简整合至48个,同时结合企业标准化创建实际,进一步辨识公司适用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标准清单,组织编制《火力发电企业消防安全标准化创建规范》,并列入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2024年团体标准创建计划,细化编制集团内首份《热力供应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标准及评审细则》。去年5月,兰能热力公司以86.6的高分顺利通过安全标准化二级评定,并在系统内进行推广应用。
执行落地,锻造一线安全先锋力
浙能兰电围绕安全生产“四零”“双提升”目标,进一步压实各级安全职责,提升作业组织管理能力,落实基础管理标准化、现场管控精细化、风险防控动态化。
党管安全“谋实效”。持续深化“党建+安全”融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党委会首学、安委会深学、各支部(党总支)研学、班组践学的“四级联动”学习制度,持续增强“抓生产任务首先抓安全”“抓能源保供首先抓安全”“抓发展经营首先抓安全”的政治自觉。开展“领导带头讲、全员齐促进”活动,定期到基层班组安全讲课,组织“党员身边无违章无事故”“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实践活动,要求党员“亮身份、强联动、比担当、树标杆”,深化四有党员责任区建设,构建党员群众“反向关联”考核体系,将群众违章与党员季度考评积分挂钩,纳入党员评选评优依据,实现党员安全责任从“被动履责”向“主动担责”转变。2024年,违章考核同比减少40%。
安全管理“出新招”。浙能兰电调整班组建设奖励机制,凸显班组建设安全、技术管理,激活班组作为制度执行的“神经末梢”,抓好安全管理要求落地“最后一米”。
“班前十分钟”5分钟故障分析,3分钟缺陷复盘,2分钟风险辨识工作思路;“岗前一分钟”抓实安全交底,对易忽视安全细节再提醒、再确认;“稽查小组”不定期开展安全监督;“安全班长”联系帮扶与个性化改进,通过“晾晒-约谈”机制促进外包单位班组建设再提升;实施中层后备干部安全学习机制提高关键人员安全素养;深入推进智能安全管控云平台的应用提高风险作业安全监管效能……一项项制度、一个个举措,不断完善着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责任体系,将在岗的每位作业人员拧成“安全共同体”,为企业编织了一个严实的“安全网”,持续推动本质安全建设。
针对外包单位管理难题,该公司在设立“安全班长”,建立日常联系纽带、强化日常监管的基础上,亮出“同质化管理”新招,深化落实外包单位同质化和自主化“双提升”。细化落实“源头防”举措,在把好外包单位入口关、深入实施过程管控、提升外包人员素养能力、强化承包商考核评价等多点发力方梳理形成工作任务42项。通过专项提升行动,对外包安全风险进行了梳理,厘清内部管理关系,建立外包单位和外包人员“两张清单”,建立涵盖“三类人员”的微信群,及时将安全风险隐患和安全管理要求提醒、传达到位,确保外包单位安全管理责任、监督全覆盖。
2024年,浙能兰电沉着应对“格美”“贝碧嘉”等多个强台风突袭,迎峰度夏期间三轮高温冲击、屡破新高的用电负荷挑战,优化运行模式、高效维护设备、精细燃煤管理,全年完成整改问题2327项,全年完成发电量145.5亿千瓦时,创近13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年内单日发电量最高达6087.4万千瓦时,年节约成本约4200万元,挥笔泼墨写下了厚重的“安全答卷”。
执著深耕,打造“能本文化圈”赋能安全
2019年,兰电青年原创作品《安全生产之歌》把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融入朗朗上口、好听好记的说唱音乐,作品入选国家能源局《全国电力安全文化建设优秀创新成果》。
2022年,《“责任 执行 执著”安全文化建设案例》入选全国“首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佳实践案例”。
2023年,一线职工用最真实、最直白的视角描绘企业安全“蓝本”、构建安全文化“内核”,设计原创手绘“能本”安全文化系列漫画,团青创作了《关于安全生产我想说》安全主题视频,引导职工做好自己的“安全责任人”“安全代言人”,《兰电安全文化“责任 执行 执著”策划传播》获评“中国能源传媒创新型宣传策划案例”,安全文化获评2023年度全国安全文化精品工程……
一直以来,浙能兰电深耕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原创作品+特色案例 +品牌工程”创新体系,推动浙能集团“能本”安全文化落实,引导广大员工树立“能本”安全价值观,并使之成为全员共同的安全价值取向,使公司“责任、执行、执著”安全核心理念与集团“能本”安全文化多维度、大纵深切合,深入人心,安全文化体系日趋完善,员工安全文化素养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通过“安康杯”“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周”“119消防宣传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等宣教节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公司全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进一步推动公司“责任、执行、执著”安全核心理念深入人心,深入推动“能本”文化落地生根。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基础的VR培训中心,打破传统培训模式,以部门及班组为单位组织员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直观感受违章作业及安全风险,2024年组织三种人安规考试621人,开展147场入厂安全教育,完成教育及考试2173人,把安全工作抓“长”,让安全教育覆盖全员。
从责任到执行,从执著到创新,浙能兰电以制度为纲、管理为翼、文化为基,不断提升“软实力”铸就安全“硬屏障”。站在新起点,兰电人正以“归零”心态,持续增强“六个意识”,力行“六干”,坚决扛起“主板块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切实抓好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