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煲而坐
胜却人间无数
黑鱼煲、鸭煲、筒骨煲……在兰溪,一年四季,总有适合自己的选择。兰溪人吃煲,可以不分时令,也可以不分时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午饭宵夜,凑上三五好友,看着一锅热气腾腾的煲端上桌,闻着弥漫开来的香气,让人感觉胜却人间无数。
从金角大桥往老城走,右拐下大桥,有一排煲庄,旁边就是黄大仙公园,再远一点就是兰江。金锡平的煲庄就是其中的一家,与其他煲庄不同,他用的是竹椅,桌子也低了不少。一走进店里,老北门、灵羊岛、天下江南、女儿滩……兰溪有名的地方都在墙上,就连包厢名称也是横山、云山,处处都是兰溪味道。
十六七岁时,金锡平进入餐饮业当学徒。今年47岁了,30年的餐饮生涯,让他对兰溪煲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金锡平的黑鱼煲是从师傅手上传下的手艺。黑鱼煲选用新鲜的黑鱼,剔去脊骨、胸骨,将黑鱼肉斜批成1厘米厚的鱼片。“这鱼片切得越薄,味道越好。”金锡平说,他家的黑鱼片是不去鱼皮的,这样的鱼片经过炖煮,会卷起来。
切好的鱼片还需要浆过才能下锅,如何浆,十分考验厨师的手艺,浆得不够,鱼片不嫩,不入味;浆得太过,则影响口感。将浆好的鱼片加之配菜、油炸的鱼骨,再与高汤炖煮,待到鱼肉翻滚之时,便可起锅入盆,其间的火候很是关键。装盆后,放上辣椒与小葱,浇上一勺热油,盆中瞬间又沸腾了一次。金锡平在意做煲的每一个细节,他的高汤,鸡和肉熬制,配菜中的千张,他只用水亭产的。
天气渐热,吃煲的人也日益增多。“夏天吃的人最多,尤其是周末。热热闹闹的,一桌一桌,吃到半夜。”金锡平说,天气一热,啤酒配煲,吃得那叫一个爽快。
从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小摊,到如今的黄大仙路旁,金锡平的店搬过许多个地方,他管厨房,妻子负责招呼客人。未来,他想在溪西开一家分店。
本版图文 记者 沈冰珂 范湃青
本版设计 记者 童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