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
捡到冰雹北大拿玛瑙和你换
最近全国多地频发冰雹和大风天气,前几天一场“鸭蛋大”的冰雹更让身在北京的小伙伴印象深刻。在众多关于“冰雹”的讨论中,有一则消息显得有些另类,那就是“冰雹换玛瑙活动”,发布这则消息的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师生组建的“冰雹课题小组”。
根据项目团队介绍,在“冰雹换玛瑙”活动中,收集者一次需要收集外表、大小、数量有一定要求的冰雹样本,合理保存并记录相关信息,联系课题组后,课题组会派人携便携式冷冻设备以最快的速度上门取回样本,并送上精美的玛瑙纪念品一份。
为什么想到用玛瑙作为礼物?因为课题组发现,有的玛瑙在切片后会呈现一圈圈的纹路,而冰雹切开后也有着类似一圈圈透明与不透明的交替纹路,并且“每一颗玛瑙的切片与自然界天然的冰雹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课题组赠予玛瑙纪念品不仅是谢意,更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直观感受这些自然奇迹的关联。
林翔羽是“冰雹换玛瑙”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研究生及物理学院冰雹课题组成员。他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具有尺度小、突发性强等特点,目前常规气象观测网难以捕捉到冰雹事件的信息,收集冰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课题组无法提前预知和蹲守下冰雹,因此想到发动志愿者来帮忙收集冰雹样本。
自2021年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张庆红教授课题组就发起了“冰雹换玛瑙”的长期活动,邀请公众通过收集冰雹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张庆红教授是林翔羽的导师,他说“我们想从实际出发,从冰雹样本出发,以实验室的分析手段去研究冰雹。”
林翔羽介绍,虽然用冰雹换玛瑙是想要鼓励大家来参加这项活动,“但其实绝大多数志愿者并不是为了玛瑙才来帮我们收集冰雹样本,大部分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是各地气象系统的同事们。”
林翔宇表示,课题组开展收集冰雹的科学项目,对冰雹进行研究,可以应用于未来天气和气候模式中,“我们可以更早地预测冰雹,对冰雹进行正确的评估,让民众有更多的时间采取应急避险措施”。
截至目前,张庆红教授团队已成功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冰雹样本,而“冰雹换玛瑙”的活动也已得到了63位朋友的帮助。今年5月9日,课题组用征集到的冰雹做出的最新研究成果正式发表。 据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