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第05版:寻味

文章导航

芡实糕:一缕糯香绕古今

精巧玄妙的九宫八卦布局、古朴典雅的古建筑群、千年传承的中草药文化……作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兰溪市诸葛八卦村常常以这些文化建筑令世人知晓。不过,这一期寻味将探寻诸葛八卦村的一道美食——芡实糕。

踩着青石板的小路蜿蜒而上,走进诸葛八卦村景区的天一堂,诸葛慧蓉开的小店就在其中。“诸葛就我一家在卖,现在天热,芡实糕每天都是新鲜做的。这个放久了会影响口感。”今年52岁的诸葛慧蓉从2013年就开始做芡实糕了,做的最多的便是桂花味的。

据说,芡实糕源自清宫御膳“八珍糕”,曾是乾隆、慈禧的滋补糕点。昔日,乾隆要吃“八珍糕”,曾下旨派人到江南一带采收芡实,后御膳配方流落民间,经由江南人演变,成为滋养江南人的“芡实糕”。

芡实糕最主要的成分便是芡实,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芡实有“水中人参”之称。它属于睡莲科芡属水生草本植物,它是莲花的“远方亲戚”,但性格更加甘平温润,所以就成了一年四季皆可吃的日常糕点。在江苏,新鲜的芡实能与三虾面、大闸蟹等并列为时令奢侈风物。而干燥后研磨成粉,再混合米粉做糕,便成了芡实糕。诸葛慧蓉看中的便是芡实糕一年四季都能食用的特点。

“我先把芡实粉和米粉炒熟,然后再按比例加入糖、桂花拌匀,压在模具中,放凉后再切成一块块的芡实糕。”诸葛慧蓉说,顾客大多喜欢桂花味的芡实糕,每天都能卖几十盒。遇到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两百盒。

新鲜制作的芡实糕是淡褐色的,凑近了闻,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一口咬下去,既有大米的清香,又带着一股淡淡的芡实浆香,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但又有嚼劲和韧性,能吃出一种微微弹牙的口感。“现在的客人都喜欢吃淡一点的口味,我就减少了糖的比例。”诸葛慧蓉说,有些客人过来游玩,尝过觉得好吃,回去的时候还会留下地址让她寄一些。

除了桂花味的芡实糕,诸葛慧蓉还会尝试着做桃子味、香芋味的。诸葛慧蓉说,将桃子丁加进去,吃起来会有桃子的味道,很香甜。

诸葛慧蓉的店虽不大,但充满着雅趣,墙上挂着、桌上摆着许多书画作品,“折扇上的《诫子书》是我老公写的,他平时空的时候就写字、画画,擅长画虾、画鸟。”诸葛慧蓉说,店里挂着的很多书画作品都出自她老公之手。“我老公和我一样,都是诸葛亮的后裔。只是分支不同,我们俩的村子隔了三里地,他是隔壁村的。我家以前的老房子就在中池边上,八卦村门票上印的中池边上的一排老房子,其中一间就是我以前住的。”诸葛慧蓉说。依靠着景区资源,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未来,诸葛慧蓉想立足这家小店,应季推出不同口味的芡实糕,同时将诸葛亮的文化传承下去。

本版图文 记者 沈冰珂

版式设计 记者 童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