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第06版:小记者

“铭记”与“热爱”

兰溪,这座浸润着江南烟雨的城市,是我生长的地方。然而,作为“新兰溪人”的后代,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课本上“铭记历史,热爱家乡”的话语,仿佛隔着一层薄纱。属于“我”的兰溪“历史”,在何处呢?直到一次偶然的探访,兰溪给我刻下了滚烫的印记。

那是在兰溪市博物馆一个静谧的角落。一方玻璃展柜内,一枚锈迹斑斑的弹壳静卧,旁边是一帧泛黄模糊的老照片: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旁边标注着时间、地点、伤亡数字。我久久凝视,仿佛穿透时光,看见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也曾被硝烟吞噬,听见先辈在血火交织中的呐喊与抗争。那一刻,历史不再是纸页上遥远的铅字,它骤然变得如此切近、如此沉重——就在我此刻呼吸的土地上真实地发生过。原来,我生活的这个家园,她的肌体竟烙印着如此深重的伤痕,也闪耀着如此不屈的荣光。

这份震撼,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扉,驱使我俯身倾听这片土地的低语。我走进沧桑的老街巷,聆听社区长者的絮语:谁家太公曾冒死为游击队传递鸡毛信,哪座古桥下曾暗藏守护家园的通道……我懂得“兰溪”二字,不仅勾勒着小桥流水的温婉画卷,更熔铸着“兰溪人”在民族危亡关头的铁骨与赤诚。

铭记那段烽火岁月,是为了汲取永不枯竭的前行力量。这份“铭记”,它让我倾听到街巷深处那股特别的韧劲,解读出邻里间质朴温情的密码。这份热爱,源于对厚重历史的敬畏,更源于对这片土地上人民崇高精神的由衷感佩。它让我这个“新兰溪人”的后代,发自肺腑地宣告:兰溪,值得我倾注全部真心去拥抱、去融入、去建设。

历史,是兰溪最厚重的底色;热爱,是我最坚定的选择与誓言。从俯身倾听她的历史那一刻起,我这个“新兰溪人”的心,便找到了真正的归处。兰溪,我的故乡——你的沧桑过往,我以心铭刻;你的壮阔前程,我必全力奔赴。因为,我的生命之根,已与你血脉相连。

云山小学五(4)班:朱昱洋

指导老师:方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