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生态警务赋能无花果产业发展
每年7月至10月,是无花果生长的黄金时期。此时,兰溪市兰江街道兰荫新村的无花果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果农们正将新鲜采摘下来的无花果仔细分拣、装车。这些承载着丰收喜悦的果实,即将被运往各地的大型生鲜市场。
为进一步构建“警农共助”的和谐新局面,兰江派出所立足“生态警务”机制,充分发挥警务职能作用,以精准有力的服务保障,为无花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筑牢产业根基 绘就“生态警务”底色
“利用无人机巡查,能够迅速捕捉到地面难以发现的异常情况。”生态警长龚琳介绍,在日常工作中,兰江派出所充分发挥科技与传统巡逻手段相结合的优势,综合运用无人机巡查、步巡细致排查、车巡快速覆盖等多种方式,全面覆盖果园、山林、水域盲区,全方位做好防火、防溺水安全巡逻检查工作,为果农们营造安全、舒心的生产环境。
“检查工作做到位,宣传工作同步跟上,才能蹚开生态共富路。”为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兰江派出所联合生态环保等部门,走进田间地头、乡村集市,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分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案例等方式,向果农们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7月以来,已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500余人。
“民警的普法宣传让我们进一步明白,只有守住这片绿水青山,我们的无花果才能成为长久的‘金果子’,我们的乡村才能越来越美丽,大家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幸福。”村民说。
如今,在兰江派出所的保驾护航下,无花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绽放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打通致富通道 激活“共富警务”效能
“这是早上刚采摘下来的无花果,得立刻分装运往生鲜市场,要是隔了夜,这新鲜劲儿就没了,口感和品质都会大打折扣。”兰荫新村洪姐无花果业合作社负责人洪女士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像洪女士这样规模的无花果种植企业,在村里还有十几个,它们共同构成了兰荫新村无花果产业的坚实基石。
然而,要把这些香甜的无花果顺利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手中,打通产销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为了搭建起一座稳固、畅通的产销“桥梁”,兰江派出所与村委会携手共进,他们充分考虑到村路的实际情况,精心规划科学的物流路线,并巧妙利用“晨间错峰”策略,避开村路的高峰出行期。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运输货车便沿着规划好的路线,畅通无阻地驶向远方,将兰荫新村的无花果运往全国多地。
在助力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兰江派出所不仅关注物流环节,还深入洞察果农们的生产经营所需。为更好解决果农在引资、合同签订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兰江派出所开设了流动“警务助农”服务点,耐心为果农解答法律疑问,提供精准的风险预警,帮助他们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紧密警民联动 共绘“平安共富”画卷
在农村,农户之间常因土地边界划分模糊、灌溉用水分配不均等问题引发纠纷。为有效化解这类难题,兰江派出所动员并吸纳党员、农户加入生态义警队,深入推进“警企共建+网格治理”模式。生态义警凭借自身熟悉邻里状况、善于沟通协调的优势,积极投身矛盾调解工作。一旦有纠纷发生,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用真诚的态度打动人心,以公正的道理说服众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防止矛盾升级扩大,有力维护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阿姨,要是您接到电话,对方说自己是某个电商平台的客服,称您买的东西有问题,要退款,让您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啥的,这肯定是骗子……”为了守好农户们的“钱袋子”,兰江派出所进一步创新“反诈护富”行动。他们通过举办反诈课堂宣讲、案例剖析等活动,向农户普及反诈知识。
在反诈课堂上,民警摒弃了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实际发生的真实案例,详细讲解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此外,他们还制作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反诈宣传手册和海报等资料,分发到农户手中,让农户随时随地都能学到反诈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如今,无花果不仅成为了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子”,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兰江派出所始终将民生放在首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警务围着民生转”的理念,为无花果产业的共富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记者 陈志恒 通讯员 张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