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第02版:要闻

水亭畲族乡党委书记徐俊逸——

立足畲乡特色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记者 成 超

水亭畲族乡是兰溪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依托畲族文化特色与生态资源优势,该乡在工业提质、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等领域稳步前行,成为西部乡镇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记者专访了该乡党委书记徐俊逸,探寻该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首站,记者来到位于该乡的金华吉理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万套高档首饰礼品盒生产项目现场。该项目已于今年9月底完成所有验收程序,并顺利投入生产运营。“该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占地面积7.29亩,厂房和综合楼建设面积约1.2万平方米。项目将达到3200万元产值,每年利润效益达600万元左右,亩均税收达8万以上。”徐俊逸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引入后,一方面可以带动提升本地包装行业的技术层级和制造水平,带动上下游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产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惠及基层群众,从建设到运营将持续创造就业岗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致富。

离开工业项目现场,记者来到“千亩方”项目,这是该乡的重要农业项目之一。据了解,“千亩方”项目区立项总面积1400多亩,建成连片耕地面积1373亩,其中计划实施垦造耕地65亩,旱地改水田46.6亩,耕地功能恢复253亩。目前,“千亩方”项目已经竣工验收。

“项目启动前,这片田地田块零散,荒芜严重,既浪费资源又制约农业发展。我们推进项目,核心是从基础设施入手,系统性修复道路、沟渠,把 ‘小田’整成‘大田’,构建完善的田间道路和灌溉体系。”徐俊逸介绍,现在该地块变化很明显,以前无人问津的荒地,已有种粮大户主动承包。对农户来说,既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入,还能从规模化种植中分享效益,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千亩方”项目更像一个“枢纽”,把耕地保护、流域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串联起来,实现“化点为面”的统筹效应。“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乡推广,朝着‘万亩连片’目标推进。”徐俊逸说,一方面,把整治溢出的土地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完善配套设施,做强优质水稻、蔬菜、林果等特色产业,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另一方面,将农田整治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结合,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环村道路等,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场景,让农田变成景观、产业变成风景。

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是兰溪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的核心导向。徐俊逸表示,接下来,水亭将立足实际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一是要聚焦集镇提能,力争再腾出120亩集镇空间,整体布局产业发展,打造一类工业产业园,同步推动交通优化、酒店、公寓等项目建设,提高集镇承载能力,加速推进产镇融合。二是要聚焦农业迭代,一方面把握农业规模化生产趋势为高效农事服务产业带来的机遇,打造一个智慧农事创新服务中心和N个农事服务站点“1+N”农事服务网络,力争成为辐射金华西部、衢州东部的农事创新创业基地;另一方面,多地布点共富中心,积极招引农产品加工、农业电商等主体,推动特色农业多元化发展。三是要聚焦文旅兴业,以打造“游埠—水亭文旅风情线”为重点,丰富民俗体验、综合采摘、休闲娱乐等休闲业态,使水亭成为游诸文旅圈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