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6日 

第08版:古韵兰溪

与榜眼擦肩而过的兰溪人 ——后陆人陆可教

  科举时代,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三鼎甲,是古时一项重大的官员选拔制度。从唐高祖武德五年第一位状元孙伏伽产生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止,中国历史上共产生592名状元,榜眼、探花数字也差不多(由于统计口经不一,数字有一定出入),进士约十万名,可见读书人寒窗苦读,过五关斩六将,要考中进士非常不易。

  唐代进士要雁塔题名,元明清则在北京国子监立进士题名碑,光宗耀祖,大振门庭,宗族乡党都视为莫大的荣耀,祠堂要竖旗杆。街衢要立牌坊,大开宴席,锣鼓喧天,贺客盈门,热闹无比。

  要是考中三鼎甲的,那更是凤毛麟角,难上更难,所谓“一日名动京师,三日传遍天下”也。三鼎甲身着红袍,帽插金花,午门谢恩,跨马游街,鸣锣喝道,宋太祖开始设琼林宴庆贺,唐孟郊《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赵嘏诗“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

  明代是兰溪历史上除了宋以外又一个科甲鼎盛的朝代,共出进士六十六人,其中唐龙之子唐汝楫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隆庆二年(1568)年已四十五岁的赵志皋以进士一甲第三名及第,称为探花。这两人是兰溪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与探花,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兰溪历史上从未出过榜眼,凑不成三鼎甲,未免使人遗憾。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明代有一位兰溪人与榜眼擦肩而过,这人是谁?

  据明代人张瀚所著《松窗梦语》记载:明万历二年(1574)甲戌春(按此记载有误,应为万历五年丁丑),奉命入阅进士廷试卷,时江陵柄国,避不阅卷,亚相张蒲州拟定序次:首江西宋宗尧,次浙江陆可教,次宁国沈懋学,为一甲;次湖广张嗣修为二甲首。嗣修,江陵仲子也。暨上御中极殿(清中和殿),九卿依次读卷,时方以陆卷上彻宸聪,而江陵潜通大珰,遽传命免读,乃取沈、张未读卷置宋、陆上,于是首沈次张,而宋、陆抑置二甲。时缙绅咸为不平,而江陵犹对余曰:蒲州吾所引用,何吝于一甲,不以畀吾子耶?

  作者张瀚,字子文,号元洲,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曾在地方与中央担任多种职务,万历五年时任吏部尚书,为统治集团核心人物,参与廷试阅卷。不久因不附和张居正“夺情”致仕,回杭州家居十八年,万历二十三年卒,享年八十三岁,著有《松窗梦语》八卷一书,记录一生所见所闻及经历之事,许多事件是自己亲手处理的,所以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所以书中关于陆可万历教本来应该是榜眼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陆可教(1547~1598),字敬承,号葵日。兰溪后陆村人,被正德皇帝廷杖致死的大明忠臣陆震裔孙,天性孝友,母早卒,及仕宦,念及辄泣下。自幼聪敏,日诵数千言,九岁能文,万历元年中举,万历五年举进士,授输林院编修,充纂修会典官,兼掌浩敕,在馆阁所作典赡详整,为时所重。后加待讲,擢右春坊谕德,为经筵讲官,掌司经局,先后任江西、应天府正主考,不久以侍读学士掌留院事。

  万历二十三年春,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年底改北京国子监祭酒,次年十一月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后因父丧,哀毁成疾而卒,享年仅五十一岁。天启元年(1621)赐祭葬,赠南京礼部尚书,著有《陆礼部文集》十六卷。《光绪兰溪县志·文学》有传,并录其《御驾耕籍赋》《蟋蟀赋》二文。陆可教英年早逝,功业文章皆未尽其才,惜哉! (陈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