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8日 

第05版:古韵兰溪

“三义登台”浅析

  兰溪市女埠渡渎村的章氏家庙里,有一块正方形的石碑,碑面字迹斑驳,几乎磨灭,依稀可见四字:“三义登台”,并带有清康熙壬寅(1662)年份。

  提起“三义”,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桃园三结义”。但这块“三义登台”碑与刘、关、张并无牵连,却与章枫山紧密相关。枫山先生有道学、功业、文章“三担”之说,那究竟何为“三义”?我不辞粗鄙,做一番浅说。

  明代正德辛未(1511)季冬四日,永康人应璋慕名前来,拜枫山先生为师。师生两人就学业、道德、伦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枫山先生对应璋说:“读书须要讲求义理明白,今士人类多敷演文字,及至认理真切者殊少,贤读书谅能体认。”

  听课时,应璋提问,请教忠、信、恕三字义,枫山先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说:“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推己及人为恕。”意思是做事情尽了自己的努力为“忠”;遵循自然,不要违反事物的规律为“信”;设身处地,多方面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为“恕”。

  枫山先生继续说:“忠如水之源,信如水之流,恕如水之积聚。”他又阐述:“如尽己之心以孝亲,尽己之心以忠君,这便是忠。如事亲有孝之理,事君有忠之理,吾则循此孝亲、忠君之理而不违,这便是信。如以孝事亲而亲受吾之孝,以忠事君而君受吾之忠,这便是推己及物之恕。”枫山先生特别强调“信”,他把“信”看作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关节点。他用一个具体形象的比喻,说人如果无信,就如车子没有輗軏,而輗軏是牛马与车交接处,牛马无法拉车,车子自然不会行走。

  忠、信、恕三义,经过枫山先生这番讲解,他的众多学生铭记于心。枫山的学说一直受到后世人们的尊崇,存世这块“三义登台”碑就是非常好的明证。如今,忠、信、恕三义也有积极向上的意义,爱国为忠是情怀,诚实守信是本份,宽恕感恩是品德。 (蔡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