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额准备金利率12年来首降,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与定向降准相比,超额准备金利率下降超出市场预期。央行称,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所谓超额准备金,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缴足法定准备金之后,自愿存放在央行的钱,由银行自主支配,可随时用于清算、提取现金等需要。央行对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其利率就是超额准备金利率,2008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此次超额准备金利率大幅下降,无疑会影响银行在央行存放超额准备金的积极性,并最终影响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
“此次央行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可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央行有关负责人称。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此举将激励银行把资金用于利率水平更高的信贷投放,让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也有利于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此次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除了提高贷款意愿外,也使得银行更有意愿购买债券,为发行更多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提供流动性支持。
颜色进一步指出,不管是增加贷款还是购买债券,对于银行业来说,都是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依然需要相应地补充更多的法定准备金,以满足央行的准备金要求。因此,这一操作对于央行来说,实际上是部分超额准备金变成了法定准备金,准备金账户里面的资金总量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但是这种操作增加了经济体系里的流动性,起到了金融支持实体的作用,有助于国债、专项债的发行和增加实体经济的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