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明”需各方同筑
记者采访发现,此次疫情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合餐存在的健康隐患,疫情也成为推广分餐制、提升“舌尖上的文明”的一次契机。
吴安华认为,要避免分餐制叫好不叫座,相关部门除了发出分餐倡议外,还要制定相关餐桌文明行为规范,号召群众养成文明就餐、健康饮食的习惯。此外,由于农村地区是推进公筷制和分餐制的薄弱环节,有必要在乡村发起“餐桌革命”,逐渐帮助农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用餐习惯。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持续跟进监管,定期开展餐厅安全卫生检查,例如,将是否提供分餐或公筷、公勺服务纳入餐厅评级指标,并对落实情况较好的餐厅给予激励。
多位从事城乡文明建设的工作者建议,还可以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强健康科普与宣传,在社区和农村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识,将分餐知识广而告之,提高群众对于分餐和公筷的接受度。
北京一家火锅店的负责人指出,提供公筷、公勺是实现分餐制的便捷、有效途径。例如,火锅店可以推出“一人一锅”的小火锅与配备公筷的大火锅并存的模式,供消费者选择。引导顾客,商家责无旁贷,同时更重要的是,希望顾客能更加理解、配合。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希望分餐制能真正落地生根,不要再“雷声大雨点小”。“当我们再次谈论分餐制时,希望谈论的不再是它的‘兴衰史’,而是‘正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