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9日 

第06版:古韵兰溪

说说且停亭的前世今生

  兰溪李渔戏剧小镇开幕在即,不禁想起李渔创建的且停亭。《光绪兰溪县志·卷三·亭》记载:“且停亭,在伊山头。前志:明崇正(祯)间建,按昔李渔为亭楹有云: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故名。经燹废。”夏李村《龙门李氏宗谱》记载:“且停亭,崇祯年间笠翁公倡建,即匾额亦公的笔,今名十济庵。”可惜,至清光绪年间唐壬森主持编纂《兰溪县志》时,此亭已“经燹废”了,推测应该是太平天国洪杨之乱时被毁了。

  2002年版《兰溪市文化志》记载:“且停亭,在孟湖乡夏李村西约200米,清代戏剧家李渔创建,亭为硬山顶,长6米、宽3.4米、高4.1米,历经修建,现为民居。”此亭可能是在李渔创建的且停亭原址上于清末重建的,《中国名亭》一书中的且停亭照片就是这座。

  1995年11月12日,兰溪市李渔研究会年会在伊山茶场会议室召开,会上议决要重建伊园。旧且停亭因有农户居住,搬出不易,准备选址新建。我得知位于茆竹苑村附近的福善亭因开发建设要拆除,就向赵文卿及李年丰先生建议通过协调将该亭搬过来,为且停亭易地重建。

  经过沟通,福善亭的石柱、梁架、砖瓦等所有建筑构件于1996年6月顺利拆运到夏李村,重新选址。亭为两开间,每间宽3.8米,进深4米,青石柱,木梁架,两边有条石坐凳,亭前树了碑,亭名、楹联文辞依旧,另增加两副楹联,我与赵文卿各撰一副。需要指出的是新且停亭虽说是新,但其主要建筑构件都是清代旧物。11月16日,举行了竣工揭碑仪式。

  新且停亭建成后,成为专家学者及游人访问李渔故里必到的一处景观。但现在回想起来,新且停亭的兴建,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未免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之嫌,恐年久真相堙没,故作此文记之。

  笔者认为,当年之举实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在当前经济条件大为改观的新形势下,切实保护、修缮旧且停亭,对于恢复历史本来面目、保护名人遗迹意义重大。建议有关方面将旧且停亭及最近新发现的李渔主持修建的石坪坝一并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保护。

  (陈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