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博物馆日
全球博物馆都换了个“打开方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都会推出各类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但今年,大部分博物馆为了防控疫情,不得不闭门谢客。特殊时期,各地博物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刷出了各式各样的“存在感”。
比如,全球各地博物馆都纷纷开发“云浏览”技能,在网络上展示各家“宝贝”。
就拿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来说,官网上最显著的位置就是“云浏览”入口。访客可以选择多种主题的参观路线,看经典名作,360度浸入式体验,还能旁听博物馆专门在疫情期间开设的艺术文化类讲座。
同在世界四大博物馆之列的大英博物馆则直接给访客列出了疫情期间11种打开方式。想看展品特写?想置身展厅?想看幕后文物修复?想看视频讲解?没问题,都能满足。
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也推出多项在线游览活动,使禁足在家的人们得以“云”游艺术殿堂。
卢浮宫博物馆管理部门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其社交媒体的粉丝总量已增至880万。卢浮宫博物馆还推出“家中的卢浮宫”活动,定期由卢浮宫讲解员在线向观众介绍卢浮宫展品和历史。其中一期节目为“古埃及人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流行病的侵袭?”大受欢迎,社交网络上的浏览量达到4.6万次。
5月11日至17日,法国凡尔赛宫参加了全球博物馆周活动,与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机构根据每日主题进行在线展示或发布。
要说创意和互动性,位于美国洛杉矶的格蒂博物馆可谓别出心裁。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格蒂博物馆就在网络上发起了“格蒂挑战”的活动,发动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在家利用家常物品摆拍世界名画,掀起一波热潮。在社交媒体上,“格蒂挑战”标签下已有将近9000幅作品“参展”。
为了纪念疫情下的特殊生活,已经有博物馆开始收集新冠疫情主题物品,准备在疫情之后推出疫情主题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郑艳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国博将在6月举办两个与疫情相关的展览,分别是“见证——战‘疫’摄影展”和“众志成城——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
美国史密森学会旗下的多家博物馆也已联合起来,向社会征集与新冠疫情有关的展品。参与的博物馆包括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等。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