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7日 

第05版:古韵兰溪

一件差点被埋没的稀世珍宝

——明代·镂空雕梅枝犀角杯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酒具中最为珍贵的一种,犀角杯曾在历史上风光无限。犀角杯材料珍贵,雕刻精美,被誉为古玩杂件中的佳器,是历代帝王将相、富商巨贾、文人骚客用来炫耀财富的一种奢侈品。

  在兰溪市博物馆就藏有一件稀世珍宝明代——镂空雕梅枝犀角杯。这件犀角杯长16.9厘米,宽10厘米,高9.2厘米,其杯口外撇,圆唇,器物呈不规则喇叭状,平底。外浮镂空雕梅花一枝,枝干苍虬,梅花十四朵、花蕾七朵,通体呈黄褐色,色泽莹润。雕刻刀法犀利,细腻流畅,造型之美,构思之巧,雕镂之精,堪称为最。

  这件文物的来历,要追溯至1977年,当时杭州文物商店王先生带队来兰溪诸葛、永昌一带收购文物、古玩。陈店村一老太太闻讯,将原舀鸡糠用的犀角杯送来卖。王先生鉴定后,感觉此件宝物罕见,应该是件珍宝,以500元的价格收购了此件稀世珍宝。当时的馆长郑景贤得知此事后,决定将此物留存文化局文物组,一直保留至今。传说,此宝物原为诸葛镇一富户给女儿的陪嫁品,后家道中落。因当时户主不识此珍宝的贵重,先后放在家中作为针线盒使用,甚至将犀角杯当作米糠钵喂鸡鸭使用。

  犀角雕刻艺术从明代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能工巧匠各显其能。他们根据犀角特有的造型姿态、表面的纹理,精雕细琢成一件件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及发簪、印章等。

  犀角在古代与夜光璧、明月珠相提并论。《战国策·楚策》曾载,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汉书》也有记载:“尉佗献文帝犀角十”;道教文化中的八宝之一就有犀角。古人还把它作为崇拜物的习俗,如青铜铸造、瓷器刻画等的图案,认为犀牛可以辟邪、镇凶、保平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犀角本身就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中医认为,犀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惊等功效,相传用犀角杯饮酒可以清热解毒,所以它便成为犀角器的主要器形。

  通讯员 郑建明 毕旭明

  记者 张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