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 

第05版:古韵兰溪

兰溪众筹影印《金华杂识》

  记者近日从兰溪市文史与文献研究会获悉,该会正在众筹影印五卷足本《金华杂识》。

  约400年前,大明天启末年,宁波鄞县举人杨德周来金华县担任教谕一职。教书育人之余,笔耕不辍,博采众书,历时四载,辑成《金华杂识》一书。

  《四库全书总目》记载,《金华杂识》四卷,明杨德周为金华教谕时所作,“杂采轶文逸事,以补地志所未备”,即摘录不常见的史料汇编成册,类似于一部小型的私秘金华府志,并称此书最大的特点是“贪多嗜奇”,连历代小说中有关金华的神怪故事也不放过。纪晓岚等人站在正统道学的立场上,认为这样做难免芜杂。

  不过,如今连张献忠沉银这样的传说都被考古证实,任何古籍上片言只语都是一个地方宝贵的财富。也正是“多”和“奇”,让这部书充满了神秘感。乍一开卷,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就扑面袭来,让人感觉错愕。

  如今,兰溪市文史与文献研究会有幸寻找到五卷足本《金华杂识》。为了让更多的文史爱好者得以一睹全书,从中获益,特发起此次众筹,聚集众人的力量重印此书。

  该会负责人介绍,《金华杂识》有“三多”特色。一是内容多。一部五卷,涉及婺城、金东、兰溪、浦江、义乌、东阳、永康、武义、磐安各县(市、区),包罗金华历史上的大部分名人。

  二是存佚多。书中大量内容原文转抄自金华历史上曾出现的名家著作,如今这些著作大都已经失传,只能在本书中一窥这些先贤著作的原貌了。

  三是编者多。全书虽是杨德周主纂,但为其编次、校正的人员共有11位,都是当时金华的杰出人才。如兰溪明末藏书家徐与参等。

  此次影印以明崇祯三年刻本为底本,采用与光绪兰溪县志类似的大开本,宣纸线装仿古印刷。众筹期间截止到6月30日,有兴趣的读者可联系兰溪市文史与文献研究会咨询详情。 记者 张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