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杂识》诗作选读
明代宁波人杨德周编撰的五卷本《金华杂识》中收录了许多诗作,涉及金华府各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佚作,极具文献研究参考价值。本文从书中选出几首,让大家先睹为快。
吴孺子即吴少君,明代兰溪人,当时人称他为奇士,与方太古齐名。吴孺子是个收藏癖,他有一个鸠头红斑竹杖,形制奇特,有位收藏古玩的人向他重金购买,他没答应。沈纯甫赠诗给他:“食无鱼处宁弹铗,杖有鸠时不换钱。”
吴孺子外出游历的时候,随身携带一只铜铛,类似煮饭的器具。每逢腊月祭灶神,他一边用手抚摸这个铜铛,一边念念有词:“铜灶、铜灶,听吾祭告。惟煮蕨薇,但烧枯筿。有粟必义,酌水亦笑。人皆欲清,汝独洁曜。庶不辱命,且供衰髦。”吴孺子还写了一首诗,假代别人赠给自己:
我爱金华痴道士,山中白石叱成羊。
相逢冉冉双蓬鬓,不是诗狂即酒狂。
明代兰溪的章氏,诗人辈出,佳作频出,可堪一读。比如:章贽,字思敬,他的五言律《送人赴京》有:“清世非无事,明君可纳忠。”他的七言绝句:“野花无数自春色,啼鸟一声人昼眠。”
章贽的儿子章适,字景南,著有《道峰集》,他的五言律诗中有:“雁来寒塞远,鹤去暮云高。秋声上木叶,瞑色下樵苏。鸟啼春草遍,客散夕阳多。”不乏佳句。
章敏学,也是兰溪章氏中一位不可多得的诗人。他是香溪人,少年气盛,曾手持自己的诗作拜见胡应麟,胡应麟对他大为赞赏,写了一首诗“章生持所业游余门诗朂之”,诗中有“云是香溪少年章敏学,少年十九能作诗。”后来,章敏学远游,胡应麟还写《别章敏学》一首诗赠他。章敏学创作了一百首宫词,《金华杂识》中收录了十八篇,其中一首:
永巷遥知圣主安,鸡人未唱听和銮。
未央钟鼓千门辟,不待铜壶夜漏残。
他写金华八咏楼诗:
泱泱歌八咏,出守擅风流。
高眺延朝爽,长吟起暮愁。
迴峰云入栋,积浦水明楼。
莫论齐梁事,千秋调自遒。
还有一首写金华五百滩的诗:
五百滩声急,波来石渐肥。
天空涵雁影,沙暖曝鱼衣。
舟楫清江阔,蒹葭白露微。
濯缨吾自适,款乃夜忘归。
《金华杂识》中有一则唐代兰溪人贯休画十六罗汉的逸闻。贯休按照梦中所得的十五罗汉梵相绘制罗汉图,但是缺少最后一位罗汉梵相。有人告诉他说,大师您的相貌就是第十六幅罗汉梵相啊,于是,贯休对着水映出的自己面相绘图,十六罗汉图终于完成。
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图,传世有三本,兰溪圣寿寺所藏罗汉十六轴是贯休墨迹,笔法奇绝。经历八百余年,到了明代,罗汉十六轴还保存完整。
括苍人黄禹钧在兰溪圣寿寺中见过罗汉十六轴,他写了一首“观罗汉像诗”:
江城山郭秋空翠,清兴步入山边寺,
寺名圣寺几千秋,山开天榜阐灵崇,
空门百丈高出城,迢递兰溪洵福地,
西林宝塔起能仁,东厦古碑走赑屃,
列坐僧供小食讫,金身十六云端坠,
相传贯休写精神,千年手迹昭天瑞,
《金华杂识》书中的逸闻、佚诗还有许多,就不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翻阅品读。 (蔡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