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充值纠纷频发
黄先生说,发现孩子未经大人许可擅自充值,他联系公司客服要求退款。但公司表示,需要提供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时的视频影像。“本来就是孩子背着父母充值的,怎么会留存影像。”黄先生很无奈。
类似的案例不在少数。今年“五一”期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共收到645宗网络游戏相关投诉,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360%,其中有398宗为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投诉,主要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家长不知情等问题。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投诉案例中,未成年人游戏充值5000元以下的共268宗,占比为67.34%;5000元至10000元之间共75宗,占比为18.84%;10000元以上的共55宗,占比为13.82%。在139宗提及详细年龄的投诉案例中,涉及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达138宗,占比为99.28%。
根据《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且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
然而,一些游戏平台疏于管理,未将相应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今年4月,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消费调查报告称,9款手机游戏可通过成年人的第三方账号登录,实名认证流于形式;3款手机游戏在游客模式下可直接充值消费;4款手机游戏在未成年人实名认证后充值金额不受限,且退款流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