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5日 

第10版:理论

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 余樟土

  今年,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将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武装头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全力推进“四大战略”,科学布局农业产业,高水平打造新时代和美乡村,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开启兰溪“三农”新局面。

  一、高标准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以“两稳两实”为抓手,全方位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1.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24.5万亩以上,年粮食总产量9.7万吨以上,实现藏粮于地;大力引进油菜、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新品种,加大良种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机械作业、育种供秧、病虫害防治等统一的社会化服务,实现藏粮于技。

  2.稳定生猪供应。一是通过两大举措实现生猪增产保供:大项目上做好服务工作;现有的138家养殖场符合扩能条件的允许扩能,不符合扩能条件的予以限制。二是在疫情防控方面落实“六个强化”。三是加快美丽牧场和数字牧场的创建。

  3.扎实推进农田建设。一是继续实施受污染土地治理项目,今年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92%;二是推进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建设;三是去年2.6万亩高标田项目开工建设,谋划今年高标田建设项目。

  4.扎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管好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完善农资实名制购买制度,创建标准化农资示范店,把安全隐患抑制在可控范围;二是健全追溯体系,推行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绿色食品在地标产品占比达到3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三是以国家级农产品放心示范县、农业部一二三产绿色发展园区、农业部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等创建为抓手,切实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兰溪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引领,以“12345”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1.搭建“一批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发展。打造白露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351国道沿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水亭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香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农业开发区建设;马涧杨梅申报浙江省级特色农业强镇,争创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

  2.完成“两个创建”,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以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为引领,推动畜牧业升级;二是以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

  3.主抓“三大产业”,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果产业:以杨梅、枇杷产业为主导,以余粮山大红柿、汇潭甘蔗等为特色,以香溪老桔园高接换种改造为突破,发展水果产业,打造“浙中果品之乡”。水产养殖:以四大家鱼健康养殖为主导,以兰江蟹、小龙虾养殖为特色,以珍珠退养为突破,实现水产养殖转型。中药材种植:以三大药企为龙头,以“四花一叶”(芙蓉花、白菊花、玳玳花、茉莉花、银杏叶)为主导,以蜂产品、铁皮石斛、巴西人参为特色,以打造水亭“畲乡药镇”为突破,重振“江南药都”。

  4.做好“四水文章”,促进农业产业“四水共盛”。水果方面,进一步做强做优杨梅、枇杷产业,发挥优势品牌效应,提升品质,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水稻方面,大力推广“稻渔共生”综合种养模式,提高农业亩均产出;水产方面,推广养殖兰江蟹、小龙虾等效益明显的特种水产养殖,以赤溪街道为试点抓好示范,逐步退养珍珠养殖,实现农业“腾笼换鸟”;水生蔬菜(花卉)方面,以荷花为文章,打造赤溪“荷花小镇”,对莲藕、藕粉等延伸产业进行品牌打造,同时引进水生蔬菜、水生花卉等项目,争创“中国水生蔬菜之乡”。

  5.抓好“五大举措”,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一是抓科技示范引领促进产业转型。二是抓招商引资拓宽增收渠道。三是抓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抓精准扶贫补齐发展短板。五是抓农民培训提高增收能力。

  三、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实施“1313”工程为建设载体,打造“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升级版兰溪样板。

  1.编制一个规划:组织编制《兰溪市新时代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贯彻落实《兰溪市深化“千万”工程 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实施意见》精神,明确兰溪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要求。

  2.打造三个典型示范(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区):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乡村振兴“提升村”;高标准完成3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建设;提升建设“江南田园示范区”。

  3.承办一个大赛:承办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力争举办金华新时代和美乡村现场会。

  4.狠抓三大提升行动:一是开展村庄品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巩固“八有八无”村创建成果;二是开展“三农”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外聘规划专家和乡土规划专家两支队伍建设,提升村庄设计个性特质和文创水平;三是开展农民素质提升行动,提升农民整体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