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绝交 不出恶声
论及人与人之间的绝交,“管宁割席”的典故无疑耳熟能详。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是用不上绝交的,大不了不联系就是了。
善始者不一定善终,有修养的人,在一段感情走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也不会怀恨在心,口出恶言,指责对方。如张爱玲之于胡兰成,温婉的绝交信中写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之后,两人如两条平行线,再无任何纠葛。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出自《战国策》乐毅答燕惠王的信,意思是说,君子之交,即便昔日情谊已尽,也不该出口诋毁。这是很值得效法的,恋人或朋友走到绝交这一步,都有不得已的理由。两个人的事,好好坏坏,大多都不足为外人道。事情既已无可挽回,一别两宽,说难听的话,做过头的事,又有何益?
叶公超与鲁迅,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鲁迅去世后,叶公超看完鲁迅的所有文章,写了一篇长文赞之,胡适知道了责怪叶公超:“鲁迅生前吐痰都不会吐在你头上,你为什么要写那么长的文章捧他。”叶公超一脸坦然:“人归人,文章归文章,不能因人而否定其文学成就。”叶公超除了渊博的学识、从容的气度外,这种大气的历史感,更让人敬佩。
翻开历史,发现也有“君子交绝出恶声”者,这“恶声”中有真情。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将好友山涛骂得体无完肤。事其实不大,山涛要他出来做官,不愿意不做就是了,嵇康写信大骂,这一骂还千古流芳。当自己临刑前,却将儿子托付给山涛。并说:“巨源在,汝不孤矣。”他之所以与好友绝交,只是为了不让好友因自己而受牵连,真可谓用心良苦。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水面开阔,清风自来。常怀忍让与感谢之念,善待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人,这样,你的人生自会有一种高的境界。
王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