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给了判决也不放弃”
“当她经受多舛的命运、疾病的折磨、坎坷的经历,那又能怎样呢?冰雪迟早都会融化,小草会生长出坚韧的新芽,阳光会照耀在稚嫩的脸颊。坚强而喜悦的焰火,最终将在寒冷中温柔绽放。”
在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冬日焰火》里,王忆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1989年寒冬,王忆出生在江苏盐城。王忆出生时,因母亲羊水破裂等因素,导致她长时间缺氧窒息,从此落下小脑偏瘫的后遗症。这场意外不仅使王忆双手变形、无法行走,甚至不能正常与人沟通说话,只能坐在轮椅上。
见过王忆的人都知道,她每说一句话都要拼上全力。在常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洗澡、穿衣、吃饭,对她来说就像上战场一样,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这场“命运的判决”并没有限制她对未来的向往。
文学,让她推开了与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因为无法正常上学,17岁以前的王忆,在父母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又进一步自学了大量的文学知识。文学的梦,在她的内心深处,渐渐地清晰起来。
用手指敲出8本书,总发行字数超100万字……从19岁起,在轮椅上,王忆用并不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逐字艰难敲击,陆续出版散文集《轮椅上的青春》《在轮椅上奔跑》,诗集《爱,不能等》《等待春天》《爱,无止息》《在寂静里逆生长》等。
现在的王忆参加各种写作大赛,不断获得荣誉;她成为中国作协的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取得文学创作三级职称;先后获得“江苏好青年”“南京好市民”等称号。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曾写信给王忆,盛赞王忆是“不倒的生命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