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8日 

第06版:关注

综合施策为“停车难”治理提速增效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等专家认为,理顺体制机制、强化法治治理、增加资源供给是当前“停车难”治理提速增效的发力方向。

  ——理顺体制机制,明确治理主体。专家建议,可在多部门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停车规划、车位配建、标线施划等问题合力协作,统筹策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问题解决。也可设立机构,全面负责停车设施管理、收费人员日常培训管理,参与公共停车场的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

  ——强化法治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广州、西宁等地在当地管理规范中明确了允许车位出租是房地产销售必要条件之一,而银川目前没有类似规范依据,这使得监管部门缺乏落实整改的有效手段。”银川市住建局房地产管理科副科长雷翔宇建议通过立法填补相关空白,将治理“宁空不租”变“软”为“硬”。

  宁夏政协常委李立提醒,“乱停车”问题是“停车难”治理短板,应特别重视,相关执法检查应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执法必严、处罚必实。

  ——增加资源供给,落实扶持政策。梁启东等专家建议,治理停车乱象需要疏堵结合。从严执法的基础是通过增加公共停车位和停车用地供给、完善补偿政策等举措,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停车服务。

  部分停车企业负责人建议有关部门应落实有政策依据的扶持办法。“立体停车场(楼)类项目前期投入大、资金回笼慢。为鼓励企业投资,有政策规定规划停车场用地时,可允许企业配建部分商业网点增加收入。”一名立体停车场经营者告诉记者,这些政策往往未能有效落实,“要么供地太偏远,要么根本没给配建用地”。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