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8日 

第06版:关注

这些“堵点”让治理效果打折扣

  ——治理措施“变味”。记者发现,有城市相关部门推行“智慧停车”的主要方法是在街道两侧划出停车线后分类收费,引来市民质疑。

  有市民告诉记者,自家小区周边原本免费的停车位被冠以“智慧停车”之名开始收费。但自家入位车辆被剐蹭后却没有管理人员或机构对此负责。一位沈阳市民反映,由于“智慧停车”位收费不低,不少人冒险将车停在车位外,反而加剧了交通拥堵。还有部分市民向记者表示,当前“智慧停车”未能有效帮助解决停车困难,“只是自动收费而已”。据悉,一些地方已“喊停”相关措施。

  ——泊车资源闲置。记者走访宁夏等多地居民小区时见到,部分小区地下空置停车位多达上千个,可小区及周边地面上却被停得满满当当,甚至违停严重。

  宁夏有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往往与小区对地下车位强行“只卖不租”有关。银川多名房地产从业者向记者透露,开发商对地下车位“宁空不租”是由于出租车位资金回笼慢且可能影响房屋销售。

  在沈阳也有部分小区车位随楼盘“只卖不租”,引起居民不满。据记者了解,居民不愿购买相关车位的主要原因是不少车位无法办理产权证且价格不菲。

  记者还在沈阳城区见到,有立体停车场运营不佳,建成后不久即被闲置,入口上锁,钢架结构锈迹斑斑。部分正在运营的立体停车场则生意冷清,乏人停车。但就在旁边街道上,却有不少违停乱放的车辆。

  沈阳一家立体停车建设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新建立体停车场前期投入巨大,“部分大型停车管理公司每年还贷就得一两个亿,压力很大”;另一方面,违停成本低、市民对立体停车不适应,导致客流量小,不少立体停车场经营困难。

  ——“乱停车”治理效果不佳。南京鼓楼区蓝天园小区北门外的单线道龙云路,宽仅四五米。记者了解到,这里多年来都是“乱停车”重灾区。“晚上开车经过实在太危险了”。附近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直到去年底清理消防通道,严重违停才有所改善。不过她认为,附近居民停车难问题并未改善,违停重现只是时间问题。

  南京迈皋桥支路附近长期存在停车乱象,在经城管部门采取加装隔离设施、增建停车场等一系列措施后,记者看到附近仍有多种车辆乱停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