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9日 

第11版:万象

自掏腰包建音乐教室、买乐器

  “这里可以这样拨弹。”8月14日下午,在枧头洲村,76岁的李舒尤老人正在给学生们进行三弦乐器的示范。苍老有力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动,一旁的孩子们也有模有样地学起来。

  这是李舒尤在村里义务教乐器的第五个年头,由于学生越来越多,他索性把自己的老房子重新整修,扩建成一间可以容纳三四十名学生的音乐教室。

  退休前,李舒尤在湖南花鼓戏乐团担任团长,退休后的那几年也没闲下来,给器乐专业的高考生进行专门的辅导。5年前,他回到了老家株洲醴陵东富镇枧头洲村,发现村里的孩子大多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抚养而疏于管教,经常贪玩、在街头逗留或沉迷于网络游戏。

  “一般的管教,孩子们不一定会听,但如果能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许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李舒尤便想到利用自己的特长。

  “我7岁开始自学胡琴、竹笛、学唱地方戏曲,从事民族器乐教研工作有50多年了。”李舒尤说,除了想引导孩子们找到正确的兴趣爱好,李舒尤也想让优秀的传统民族乐器文化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为了能给孩子们提供场地和音乐器材,李舒尤自掏腰包,购买民乐乐器,整修了自己的老房子,免费的民乐课堂就这样开课了。每到寒暑假和周末,他就在家准备好要上的课程,等着孩子们来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