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5日 

第08版:学在兰溪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遇到那么一两个特别的同学,他们平时和我们一起疯一起闹,该玩玩该睡睡,可每次考完试,成绩总能名列前茅,最终考上名校。

  Why?凭什么啊?我甚至比他们花了更多的时间更加努力地学习!无奈之下,我们只能给他们安了个名字——天才或学霸。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教育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普通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或聊天或发呆或偷看课外书,而学霸们则很少会有开小差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间里,学霸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

  难道是普通学生不想像学霸们一样专心学习吗?当然不是,就算是学渣也想考高分、拿大奖,享受主角光环,可是他们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情四射的思绪。简单地说,就是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学习这件事。而学霸们却拥有这样一种能力,我们称之为专注力。

  3~6岁是儿童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高度注意力集中时间可以维持3到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在这个阶段,家长因不了解做出不适当的行为,就会对孩子专注力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吃饭时间到了,孩子游戏玩得正酣,家长往往会说:“先吃饭吧宝宝,一会饭菜就凉了。”孩子看书的姿势不正确,家长往往会及时提醒:“宝宝看书时要坐直了,不然你长大了要近视、驼背的。”孩子一个人在玩耍,家长就会觉得孩子特别孤单:“宝宝一个人玩会不会无聊,妈妈来陪你玩吧。”

  幼儿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诚然,陪伴是培养亲情的最好方式,但是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需要独处的时间,独处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孩子创造力和专注力的最好时机。所以对家长来说,不过度陪伴,不干涉孩子的思考和行为,就是最好的保护和激发孩子自身专注力的方式。

  相反,如果抓住孩子3~6岁这个关键期正向培养引导,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得到质的提升。如果你家里恰好有这么大的孩子,那么可以注意这么几件事情:一、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孩子的书桌要尽量简洁,只放书本等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孩子学习的时候,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二、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三、不要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和书籍。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和书籍,可是孩子往往是这本书翻两页,那本书翻两页,玩具也是,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太多的书籍和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四、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龚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