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8日 

第08版:健康兰溪

这些慢性肾脏病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记者 徐桢瑾

  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清除体内毒素物质和代谢废物的重要“场所”。当前,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肾脏病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呢?

  据兰溪市中医院肾内科医生周盛起介绍,除肾脏本身的病变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血管病变、肾结石、肾结核可直接损害肾脏外,许多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影响到肾脏,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及药物等,而这些病变往往由于起初其他系统疾病的掩盖,使肾脏病变不容易被察觉。

  慢性肾脏病早期信号主要有九种:一是尿液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二是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白细胞。三是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每日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如果没有喝水过少、出汗、发热、腹泻等原因,尿量突然减少应属异常;如果尿量每天超过2500毫升以上,应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肾脏等疾病。四是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有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五是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六是无明确原因的疲劳、乏力、腰背酸痛等。七是血压增高,高血压中约5%~10%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的。八是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九是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不过,慢性肾脏病也是可以预防的,需要注意以下八点:

  一是天气变化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二是要及时治疗扁桃体炎。因为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可以通过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急性肾炎。

  三是要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有损于肾脏,可致慢性肾病,而肾病又会加重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情。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者,要注意控制病情,并动态观察是否存在肾脏损害。

  四是要重视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周盛起表示,有些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只要疼痛不再发作,就以为病好了,不再诊疗,其实这样做很危险。因为泌尿系统结石尤其是输尿管部位结石很容易造成肾积水,拖延病情会形成梗阻性肾病,重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五是不要滥用药物。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毒性,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

  六是要合理膳食。坚持低盐、清淡饮食;适当多饮水,有利于身体代谢产物排泄;暴饮暴食会加重肾脏负担,经常如此有损肾脏,已有肾病者更应注意。

  七是不要憋尿。因为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易造成细菌繁殖,使细菌通过膀胱、输尿管上行感染肾脏,造成肾盂肾炎。

  八是远离重金属和毒物。避免接触铅、汞、铬等重金属,苯、甲苯、酚等有机溶剂,以及毒蛇、生鱼胆、毒蘑菇等生物毒素,它们均可严重损害肾脏。若因工作不可避免接触这些物质,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