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清末民国兰溪近代工业简述
明清以来,兰溪一直以商贸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的优势地位,雄居于钱塘江中上游。清末,西风东渐,近代工业在兰溪萌芽和发展。本文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对清末民国时期,兰溪近代工业中的一些行业情况做分类简述。
一、煤矿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郑村庄发现有煤矿资源可供开采。7月,陶濬宣等人筹集资本准备探矿。他们打报告给知县,兰溪知县根据省商务局批复核定手续后,逐级上报到朝廷商矿总局核准。
1914年,叶容葆在兰溪西乡八角井村东北二里许的赤合岭开设煤矿,进行开掘,后因亏本停工。
1919年,唐鸿生呈请开采在西乡茅长塘村东北一里高源山、龙头山之间的煤矿,茅长塘村矿区的土地系范姓之业。共打直井三个,深约四丈,矿区距女埠水口大道十五里。
兰溪北乡有缪源霓山垅煤矿,十都缪源的霓山垅、十九坪山、大石殿山一带产煤,民国八年(1919年)蒋鹿笙(六山)呈请利用山垅两旁民地三百六十五亩作为矿区,共打井六个,由于土质太厚,大多矿井不见岩层露头,仅挖掘出糠煤五六十吨,未见成效而停产。这处煤矿离城二十里,距兰江之女埠水口十里。
1923年7月,兰溪西乡黄泥坑成立一家煤矿公司,由苏常聘请专业矿师蒋芝山主持煤矿作业,开筑三格井。
二、纺织业
清宣统三年(1911年)6月,兰溪县惠丰布厂新生产出一种电光纱布,该产品行销各府县,颇有成效,深受广大顾客喜爱。产品在金、衢、严、杭、绍各府属县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民国五年(1916年),兰溪新发祥京广货号,在店内用手摇织袜机,组织女工生产袜子。
民国十四年(1925年),朱子联开设福隆百货店,同时兼开袜厂。当时,兰溪有袜厂十六家,多系家庭工业,共有袜机二百八十架,女工二百四十人,全年出袜六万打(每打十二双),生产总值八万元。除了供应本县外,还分销金华、严州等地。福隆袜厂是全县最大的袜厂。
根据1930年铁道部浙江铁路沿线的调查资料,沿线一带的工业以杭州为中心,生产能力、生产总值均占60%以上。此外,以兰溪为发达,金华次之,衢县又次之。沿线棉织工厂约有十五六家,大部分在杭州,其余在兰溪、金华、衢县等地。沿线各县全年产袜总量十四万五千打,总值约二十六万元,以杭州产量最多,生产总值占54%,兰溪次之,占总值30%,其余各县共占16%。
兰溪民生毛巾厂,专织毛巾,全年出毛巾一万打,值一万五千元。该厂毛巾以白日为商标,上等品每打批发价为一元九角六分,中等一元四角,下等八角。
兰溪的纺织印染业使用靛青作为原材料。清末,德国洋靛大量进口,挤占了国产靛青的市场份额。1918年2月,浙江实业厅请示省公署批准,为了振兴实业,提倡土产,抵制德国洋靛,在兰溪设立靛青工厂,聘请技师,将金华、衢州、处州等属所产土靛进行深加工改制。
三、制皂业
根据1930年铁道部调查资料,杭州、兰溪、金华、衢县、义乌五县有肥皂制造工厂。每年生产出肥皂九万六千余箱,每箱一百四十四块,总值约三十万元。其中,杭州生产肥皂四万七千箱,生产总值十六万元;兰溪生产肥皂三万六千箱,生产总值八万六千元。
兰溪有八达、祥和、大有恒等三个制皂厂,八达厂规模较大,该厂资本四千元,年出产肥皂一万四千箱,每箱均价三元三角,总值四万六千二百元。大有恒、祥和二个工厂的营业规模较逊,两厂年出肥皂约共一万二千箱,生产总值四万元。上述三厂合计年出三万六千箱,总值八万六千二百元。兰溪产的肥皂主销于金衢二府属县。据统计,1930年,兰溪各肥皂厂工人月工资十六元至五元,一般八元,工人总数十九人。
另外,1930年,兰溪出产桐油三千砠,总值七万五千元;桕油二万件,总值三十万元;青油一万砠,总值十六万元,合计总值五十三万五千元。
四、食品业
民国十一年(1922年),兰溪中和升冰糖厂成立,资本二万元。该厂系用土法制造,年产出冰糖二千担,每担十五元;大小橘饼二千担,每担二十余元,合计生产总值七万五千元。原料采用荷兰白糖,年耗用白糖三千包,大小橘二千担。共有工人三十人,均是江西籍。每月工资最高二十元,最低五元,普通工人七元。
根据1930年铁道部浙江铁路沿线的调查资料,兰溪的粮食加工业中,每年出产扁面、圆面条等四千五百担,生产总值五万元,产品百分之四十供本县自用,余量销往金衢二地各县。
五、玻璃制造业
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锦记玻璃厂开业,后改名兰溪玻璃厂。工厂在北门大阙路四号,有厂房五十四间。该工厂系合伙公司,有股东五人,全是鄞县(今宁波)人。大股东李少甫,暨南大学高科毕业,系香港大中国火柴厂厂长;主要股东刘宝钦,经营银楼首饰,系兰溪银楼首饰业工会理事长。经营管理层人员:监理李少甫;经理徐锦堂,曾任日本横滨高田玻璃厂厂长。
1946年11月,兰溪县政府发给复字1413号登记证,1947年,经济部发给工字第12968号注册证。1946年,工厂盈利五千万元(法币,下同),1947年,盈利三亿二千万元。
1948年6月,工厂实收资本八亿元,每月营业额三十亿元。全厂有工人十六人,月工资最高一千五百万元,最低一百万元,平均工资八百万元。
(蔡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