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摘登29
永昌水流塔山西
清代徽人汪启淑寓居兰溪期间,曾著有《兰溪棹歌》一百首,其中有一首专门描写永昌溪和塔山:“侬家住近永昌溪,爱弄瓜皮逐浪梯。一夜黄梅新雨涨,遂流直到塔山西。”
原注:塔山去县西南十三里,山顶有伍子胥庙。山麓有隐仙洞,高广如屋。尝有二、三人秉烛游焉,忽闻上有拉船之声,遂惧而返。
诗人只是通过儿童在永昌溪边将吃剩的瓜皮放入溪中玩耍、漂流的情景,就引伸出了甘棠乡塔山上著名的供奉伍子胥的庙宇和民间神秘传说的隐仙洞,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对于永昌溪,笔者因是永昌人,自然有些熟悉,在脑海里大致有它的流向图。永昌溪亦名赤溪,上游称张溪,中游称竹溪。发源于建德县赤姑坪。向南流经东风水库至永昌,经杨塘折东南过赤溪桥头,与白沙溪汇合,经插口入衢江。有4条主要支流:下凌溪、下洪溪、胡思溪、白沙溪。
塔山,位于兰江街道应家行政村应家自然村、兰荫新村小东塘自然村,赤溪街道金桥行政村赵家交界,离永昌溪(赤溪)桥头段和插口段直线距离不过数百米之遥。
在塔山顶,有供奉伍子胥的忠清庙,村民称塔山殿,坐东朝西。据《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塔山忠清庙,在甘棠乡塔山顶。祀吴行人伍子胥,前志始建未详。同治十年重修……水董灵显庙、张坑观湖庙祀同。俱以九月二十日为神诞”。
2018年8月21日中午,笔者和好友王德文一起去了塔山殿,通过庙中的管理者里何村村民何马金等人,对该庙的历史和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可以弥补县志的缺失。
据他们介绍,忠清庙于元至正年间(1341~1370年)建。康熙三十三年曾重修,1966年毁,1993年重建。忠清庙三间三进二明堂。中进正中为伍子胥塑像,前为可抬的伍子胥木雕像,两旁为四大水神,进门右手为何姚叶三位真君。这些壁画和塑像都是官塘人唐志风的作品。忠清庙内还有关帝庙、地藏王殿等。
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日为扛大年活动。由所在的村社按顺序轮值牵头进行组织活动。而正月从年初一开始,都要举行迎龙灯活动。
为了搞清原注中的隐仙洞,2019年6月,笔者与街道同事又来到了塔山殿,向殿中管理人员湖家塘塍村人老郑了解隐仙洞的情况。他说,刚解放时他六七岁,因土改,他家分来一头牛,由他放养。他经常与差不多大的同村放牛小伙伴在塔山附近放牛。村人传说,塔山有神仙洞,深不可测。他们对神仙传说有神秘的向往,于是多次与小伙伴们一起在洞口窥探,将石块丢进洞中,久久才有回声。他对我们描述,该洞在红岩石下,形状如屋。
他带我们前往一探究竟,发现原来此洞就在忠清庙后辅房(厨房)后20米处,约下10多米的山坎上。惜由于当年生产队种植柑橘时将洞口掩埋,至今已经无法看到那个神秘的隐仙洞洞口了。附近的村人传说,神仙洞直通赵家,一直通到衢江。 (何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