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春季养生“小尾巴” 健康入夏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谷雨已过,这也在告诉我们春天马上就要结束了,夏天就要来了。此时万物生长渐旺,天气尚未尽热,而湿气已至。
记者从兰溪市中医院了解到,谷雨时节,脾脏多处于旺盛时期,此时应适时进食补血气的食物,但不能像冬天一样大补。要注意养护脾胃,在饮食上可加以配合,适宜多吃健脾祛湿的食材,还可适当食用春季的新鲜野菜,以清热解毒、醒脾开胃。养脾还需注意细嚼慢咽,平日七分饱、不食冷、少食甜,少久坐、少思虑、不逞强。
春季也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出现偏头痛、眩晕、咽痛、眼红、血压升高等不适。这些问题多集中于肝胆,可以通过按摩或敲打肝经和胆经来缓解。日常要注意避免熬夜,饮食上可食用具有滋润作用的食材,以滋润生津、益阴柔肝,防止肝阳过亢。
不仅如此,很多人在春季会有困倦乏力的感觉,这是因为肝血不足而导致阳气生发不足所致。对于有这种症状的人,可尝试用菊花和枸杞子加大枣和蜂蜜来泡水喝,可有效缓解困倦劳累之感。另外,中医认为,肝藏血而能视物,长时间用眼过度不仅会影响视力,还容易损伤肝血。
据介绍,谷雨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会不断地加快。所以,人们应适当地增加运动量,更应该适当、适量地出出汗,还要适量地补充水分,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但运动养生也要谨记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做八段锦等方式。只有春季注意阳气的有序升发与津液固护,才能保持夏季的气血充盛。
养生不是一时之事,更重要的在于日常。首先,起居方面,由于春末夏初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因此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以顺应自然界“升发”的规律。饮食上,谷雨节气,人易“上火”,因此,尽量不吃辛辣燥热食物,以免生热助火,少吃“热性水果”,以免“火上浇油”。同时,也不能喝冰冻的饮料或清热类凉茶,防止进一步损伤脾胃,可以吃一些食物来清除体内的热气,如红豆汤、酸梅汤、绿茶等,防止积热。其次,穿衣也要注意。尽管现在天气转暖,但早晚温差相当大,因此,早晚要注意保暖,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多穿一件衣服,防止感冒。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此外,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骤升,易引动人体内蓄积的内热而生“春火”。因此,在情志、运动方面,应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切勿遇事焦虑、忧愁或动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