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要给孩子做好预防工作
夏日手足口病迎来新高峰
记者 徐桢瑾
导报讯 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也进入了爆发期。记者从兰溪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手足口病主要于每年5~7月高发,其中儿童最易感染,家长们要格外注意,给孩子做好预防工作。
据了解,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吸入含病毒的飞沫而传播。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或直接接触患者抓破的水疱而感染。吸入被病毒污染的空气(飞沫)、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其中,学龄前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感染对象。大部分患者发病后症状轻微,但是重症病例也时有发生,多为3岁及以下低龄儿童。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的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耽误了病情可就麻烦了。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感染了手足口病呢?首先,大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时,患儿往往疼痛难忍,不能吃东西。发病后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家长们要每天检查孩子的情况,主要是观察手心、脚心及口腔有没有异常,体温有没有变化。如果孩子体温高于38.5℃在三天以上,精神萎靡,或有嗜睡的情况,不要迟疑,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
对付手足口病,最好的方式还是做好预防。首先,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牢记这12字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多喝水、勤通风。避免孩子接触病人,不与他人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避免感染手足口病毒。不仅仅是孩子,大人外出回家后,也要先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另外,要记得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其次,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也更集中。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人群拥挤处玩耍。
此外,接种EV71疫苗。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的主要病原,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患儿死亡。手足口病尚缺乏特异治疗药物,因此,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别是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