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长达十页的亲笔信
近日,兰溪市百城养老产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纯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来信,寄信人是95岁的长者徐连生。
老伴过世后,徐爷爷入住百城康养公寓,现在已经住了一年多了。
徐爷爷17年前双眼就患有青光眼白内障重症,手术之后医生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少看书报,少看电视,少伏案写字。可是,一想到过世的老伴,徐爷爷就感到非常难受和痛心,独自一人坐在房间的时候,就觉得时间漫长,特别难捱,“那么,这一年我是怎样度过来的呢”,徐爷爷接着展开了话题。
生活好习惯,坚持每一天
徐爷爷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5点下楼活动到7点钟,得益于他不管天寒地冻都坚持着,一年来,徐爷爷没有发生过一次疾病,甚至感冒伤风也没发生过。看报是徐爷爷工作以来延续的习惯,无奈眼睛不能多看,只好看看一些标题,对于有关重要消息,只能看看歇歇。徐爷爷说,他的这两个习惯,一个帮他锻炼了身体,一个帮他了解了国内外大事。
写好人好事,为他人送关怀
在抗疫全封闭期间,为了让子女放心,徐爷爷写了住进康养公寓2个多月的感想,约7000多字。没想到这份材料竟然被兰江导报、金华日报和百城康养康养中心的“季刊”先后刊登,吸引了原县委机关老同事和局老年协会的朋友询问居住在这里的情况。此外,徐爷爷还写了服务团队人员的表扬信,春节临近时还给几个集体和个人写送贺年卡和贺年信。
以笔代情感,整理价值人生
“为了减少独自空着的时间,我把多年来写好的一些‘回忆与感想’都集中起来,拿到这里来,通过整理分类编订成十集,并写好封面”,从“我的人生”到“工作情况”,从“参观农村老家”到“住进百城康养”,从“除夕夜在子女家轮流过年”到“我和老伴90岁寿辰”,徐爷爷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通过整理这些内容,让他查清了一些珍贵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走亲探好友,圆了往昔梦
“去年,我去了杭州、衢州、永康三个地方,这几个地方,我多年前就想去了。”在儿子的陪伴下,徐爷爷在杭州看了外孙女的新房子,去衢州看望了二女婿的父母,在永康与久别重逢的老同事会了面,终于圆了多年的访友探亲梦。
在这篇长文的结尾,徐爷爷再次感谢百城康养团队的悉心照料,耐心关怀,这是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