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挺身相救结下四代恩情
兰江街道莲塘岗村是一块红色的革命土地。从大革命时期,这里就播下了红色火种:建立农民协会,成立党支部;开展除霸斗争,举行农民暴动;参加抗日救亡,投身解放战争,英勇的莲塘岗人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革命赞歌。
在莲塘岗白山殿“兰溪市党史教育基地”,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再现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向后人讲述着先辈们的英勇故事。
在陈列的照片中,有一位年轻战士名叫祝必成,他是兰溪抗日游击队的一名地下交通员,经常来往于各个联络点送情报。
有一次,祝必成接到上级任务,将一份重要情报送到莲塘岗村的地下党组织,在返回途中被敌人发现。但由于祝必成化妆成群众,而且又搜不出情报线索,气急败坏的敌人就把他绑在村口的大树上,扬言要将其枪毙。
消息传到村里,党组织立即想方设法准备营救,但由于敌众我寡,不敢贸然行动。就在这危急关头,早期中共兰溪县委常委何品珍的母亲挺身而出,冒着被牵连的危险,指认祝必成是她家亲戚,因为不熟悉而迷路了。加上围拢过来的村民也纷纷出面“证实”,敌人虽然有些半信半疑,但也无计可施,只好乖乖放人。
据兰溪市党史教育基地管理员何文忠介绍,自从何品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这位英雄的母亲多次在暗中保护莲塘岗的党组织和游击队开展工作。
祝必成回到游击队后,将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1942年5月,在中共兰溪县委特派员马丁等人介绍下,祝必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6月,他担任游击队班长,跟随队伍转战浙东四明山区。之后又一路北上,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等重大战役,多次荣获解放奖章、胜利功勋纪念章及二等功。1949年,担任副连长,授予中尉军衔。
多年来,祝必成转战大江南北,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在莲塘岗的遭遇,始终惦记着那位挺身而出的救命恩人,始终割舍不了战争年代结下的革命情谊。
祝必成转业回到地方后,他立即前往莲塘岗寻找救命恩人,从此祝何两家也成了“亲戚”。只要有时间,他都要带着子女们到莲塘岗看望何品珍母亲,并教育下一代要永远将这一传统保持下去。
2020年11月,革命前辈祝必成的夫人带儿子、儿媳和女儿一起来到莲塘岗红色基地,同何品珍儿子何玉棠的夫人及子女见面,共同缅怀先辈的英勇事迹,延续光荣的革命传统。
如今,因为一次挺身相救,两家人结下四代恩情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这段故事的背后,正是体现了党和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的亲密关系,以及共产党人无私的革命情怀!
记者 陈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