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联动破解小区垃圾分类难题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想着垃圾分类亭都关了,自己混倒一下也不会被发现,没想到还是被抓到了。”近日,家住兰溪市区养砚街某小区的应女士和龚女士因未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被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各处以300元的行政处罚。
家里有了生活垃圾,又错过了投放时间,还是想着图一时之方便,两位当事人抱着同样的心理,以为白天投放点没有管理人员,就想一倒了事。结果,当天两人未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被监控视频全程拍摄,随之而来的除了再教育,还有两张明晃晃的罚单。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推进,兰溪多数市民养成定时定点按规投放垃圾的习惯,但仍有少数人抱着侥幸心理拒不分类,或在非投放时间随意丢垃圾。
这样的不文明行为该如何管理?针对此类情况,兰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云山中队中队长张晓东介绍,他们创新了一些举措,采用“社区+监控巡查+网格员”模式予以监督管理。目前来说,效果良好。
“其中,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案件线索,执法队员据此调取24小时监控画面,网格员通过监控协助执法队员确认当事人信息,快速进行调查取证,并上门对未做到‘两定四分’的住户进行批评教育与处罚。”张晓东说,该模式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从而实现了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24小时无缝监管。仅7月份,该局便依托该模式处罚相关案件100余起。
据介绍,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强化与社区、物业、网格员的联动机制,做到即查、即办、即惩,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