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荣: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村子好村民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老党员的一次集中致敬,也是对所有党员的一次精神洗礼。
在兰溪市上华街道上华村,有一位八旬老人作为党员代表参加了6月28日兰溪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会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会场,坐在台下很激动、很兴奋。”在现场,他被授予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郭秋荣,是一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是1970年入党的,从小就生活在上华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村子变得更美好。”郭秋荣从18岁当民兵连长开始,就以安全守护村子为己任,后成为治保主任,退休后又当起了交通安全劝导员,助力村上工作62年,至今从未间断过。
解放初期,在发展粮食生产的道路上,上华村因创办集体猪场,实现了猪多、肥多、粮多,改变了穷困的面貌。养猪积肥发展粮食生产的“上华经验”,曾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成了全国学习的先进乡村。那时18岁的郭秋荣是村里的民兵连长,“村里开会,参加会议的村民要排队入场,我负责维持秩序,防止有人在开会时喧哗。”郭秋荣回忆说,当时村里征兵、民兵军事训练、防火防盗、县里万人大会、宣判大会、节假日护桥守夜值班等都需要他参与保卫工作。
1970年,经村书记的介绍,郭秋荣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说起这事他尤为自豪,“入党后,想着共产党员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我做事更有干劲了,更有冲劲了。”那时,村书记忙着带领大家种粮养猪,郭秋荣是他的得力助手,管理村内各项事务,因表现出色,他和村民兵连多次获得金华军分区、县人武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
后来,郭秋荣成了村里的治保主任。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里烧的都是柴火灶,家家户户楼上、门前堆满了柴草,防火防盗成了头等大事。身为治保主任的郭秋荣多方收集防火防盗宣传资料,定期上门检查并宣传,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农户整改。有了他的守护,上华村那时基本未发生过火灾。
据了解,郭秋荣在担任治保主任的33年时间里,除夕夜几乎未合过眼,都是在村里巡查、值班中度过的。“当治保主任就要履行好职责,为村民创造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郭秋荣说。
从治保主任岗位退休后,郭秋荣“闲”不住,又当起了交通安全劝导员。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开始穿梭于村头、停车场,不厌其烦地劝导车主停好车。在他的劝导下,村里停车整齐规范。
他的家人一直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郭秋荣说:“我做的都是‘得罪’人的事,但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村子好、村民好。”
从“青丝少年”到“银发长者”,作为一名党员,郭秋荣始终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建党百年,我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希望年轻党员不忘初心,努力工作。”郭秋荣说。
记者 陈 婵 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