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3日 

第03版:民生

一人善举影响着几代人

兰溪乡贤心系学子 助学善举蔚然成风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8月20日上午,“中国好人”姚宝熙回到家乡姚村,为该村16位获得“景顺奖(助)学基金”的学子送上祝福。据了解,该奖(助)学基金是由姚村在外乡贤姚景顺受到姚宝熙的影响,个人出资100万元设立的,并已连续举办五年。

  今年86岁高龄的姚宝熙出生在兰溪姚村,1955年,他离开兰溪外出求学。虽然在外生活多年,但姚宝熙从来没有忘记家乡兰溪,没有忘记养育过他的姚村。2004年,他以“木寸”的名义为兰溪老年宫建设捐款,并在市慈善总会设立“木寸”助学专项基金,每年以专项基金收益用于资助兰一中特困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截至目前,这项活动已持续12年,资助学子816名。同时,姚宝熙情系姚村发展,积极为姚氏家庙复建捐款。每年重阳节,他都会出资为村里的老人送上关怀。今年,姚宝熙还获得了“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宝熙叔为我们姚村修建祠堂、保护古建筑做出很大贡献,我作为晚辈,应当传承姚村的传统美德,大事做不了,我就做助学,帮助姚村的学子完成学业,将来学成以后报效祖国。”姚景顺说。今年64岁的姚景顺,是土生土长的姚村人,原是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参军入伍42年来,他为教学、科研和部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据了解,“景顺奖(助)学基金”成立于2017年。姚景顺和姚村姚氏祠堂、有关资金管理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根据协议,该基金每年将拿出10万元,对姚村成绩优异或家庭困难的姚氏学子予以奖励或补助。

  当天,以619分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姚俊艳获得了5000元奖学金,拿到荣誉证书和奖金时,她的心情十分激动。“这是我第二次获得村里的奖学金,第一次是初中升高中,考入兰一中时获得的。”姚俊艳说,在兰一中读书时,每年开学,学校都会发放“木寸”奖学金,后来得知,这是姚村的姚老资助设立的,她感到特别自豪。“以后,我要向姚老和姚教授学习,积极向上,将来为祖国和家乡做贡献。”截至目前,已有65位学子获得“景顺奖(助)学金”,资金总额近21万元。

  望着获得奖(助)学金的学子们,姚宝熙的心里难以平静,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所做的事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祖国的发展要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奋斗,我衷心希望孩子们能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姚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