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5日 

第03版:民生

电动车新规实施一年多

出行安全这事,兰溪人比以前上心了

  记者 姜一峰

  导报讯 环保、轻便、快捷的电动车是不少市民的出行首选,但不佩戴头盔、闯红灯等骑电动车不文明行为又成了它的“标签”。自《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一年多来,兰溪市民文明骑车的情况如何?昨天,记者在市区进行了走访。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市区嘉泰新时代广场附近,看到在丹溪大道两侧非机动车停放区停放了不少电动车。记者走了一圈,发现电动车均已上牌登记,其中有一小部分是超标电动车,上了蓝牌。

  “电动车骑行方便,停车也容易。”市民小邓说,“现在电动车上了号牌后,不太担心被偷,警方追查也更容易。”

  骑乘电动车戴头盔,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车主头部。新规中,对于佩戴头盔做出了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搭载人应当佩戴安全头盔。驾驶人或者搭载人未佩戴安全头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警告,可以并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昨天下午,记者在兰荫路与府前路交叉口看到,虽然该路段车流较多,但交通总体有序。来来往往的电动车不少,但大多数电动车车主都遵守新规佩戴了头盔,仅有极少数未佩戴头盔。

  “以前,大家骑电动车没有佩戴头盔的习惯,易造成安全事故。”在该路口等待红绿灯的市民方女士说,新规实施后,电动车车主戴头盔的明显变多了,大家都按新规出行,安全性自然也提高了。

  在这个路口,记者发现仍有一些不文明现象。其中,骑电动车闯红灯、逆行、违规载人等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逆行,一些电动车车主为了赶时间、图方便、抄近路,与对向的汽车、电动车擦身而过,不由让人捏一把汗。

  除了以上这些违规行为,新规规定,改装电动车也要被罚。记者在府前路、丹溪大道、三江路走访时发现,尽管最近天气炎热,但路面上并未发现电动车有加装遮阳伞、篷等现象。

  文明的交通出行环境,离不开路上每一个人的努力。记者了解到,针对骑电动车不文明现象,兰溪新推出了“智慧遮阳棚”,对电动车驾驶人未佩戴安全头盔、逆行、闯红灯、越线停车、违法载人、加装遮阳伞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检测并抓拍,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