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打造“国学课堂”
激发学子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记者 蒋宇欣 通讯员 韩梦盈
导报讯 近日,兰溪市博物馆在临时展览《国之祀典——清代宁波孔庙祭祀礼乐器展》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教育课,40余名学生齐聚一堂,共享国学盛宴。
活动开始前,宣教老师将活动学习手册分发到学生手上,向他们说明活动任务,并为同学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观展导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及祭孔的历史沿革,与兰溪从祀孔庙的历史名人——金履祥,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历史人物,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释奠礼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是学堂初设和学生入学时陈设酒食、祭拜先师的仪式。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浏览过程中,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解员的讲解,用心观察每件文物精美奇特的造型,并不时地向讲解员提出问题。有趣的互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欲望,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学生们拿起画笔,在老师的指导下画起自己最喜爱的一件展品。勾线、涂改、描纹……很快,一幅幅精美灵动的文物画作跃然纸上。“赏文物、画文物,孩子在欣赏中华传统乐器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带教老师告诉记者,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了解了礼乐文化及其历史意义,感受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尊孔传统,让中华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社会教育功能。
作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金华市青少年“快乐成长”教育实践基地、兰溪市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兰溪市博物馆近年来依托平台优势,结合本馆已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深化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提升了未成年人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今后,该馆将加强馆校合作,探究馆校合作创新模式,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