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 

第06版:专版

解决交通管理难题 改善交通环境秩序

兰溪用“智慧棚”点亮智慧执法

  编者按:今年初,中央文明办确定兰溪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此,兰溪打响一场众志成城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在创建工作中,为解决民生痛点,补齐城市短板,兰溪制定推出了一批项目建设清单。接下来,本报将围绕建设项目,持续推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项目篇。

  记者 成 超

  导报讯 “现在是红灯,请遵守交通规则,退回到安全白线内……”这几天,在兰溪市区丹溪大道和兰荫路交叉口红绿灯处,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非机动车道遮阳棚有了新变化,不仅多了数字屏,而且在红灯时还会出现智能语音提醒。

  非机动车停车越线、抢道乱行,一直是红绿灯路口的管理难题。为此,兰溪相关部门单位专门到其他县市学习取经,对城区各个路口进行实地考察后,选择在市区交通繁忙、行人较多的红绿灯路口设置具有智慧执法功能的“智慧遮阳棚”。“现在,我们已经投入200多万元,在城区11个主要路口,设置了25个智能遮阳棚。丹溪大道和兰荫路交叉口、环城西路与丹溪大道交叉口和横山路与振兴路交叉口等地,都有分布。”兰溪市融媒体中心户外广告运营负责人陈永红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个智慧遮阳棚,“智慧”在有一个智能提醒功能。它会对越线停车、未戴头盔、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并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自动抓拍。交通部门则可以根据这个功能,对触犯违法行为的市民进行上门教育和处罚,起到震慑作用。“智慧遮阳棚投入使用后,我们感觉到整个交通秩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头盔佩戴率、路口守法率明显提高。”兰溪交警城区中队中队长郎任远说。

  除了智慧遮阳棚,记者还发现丹溪大道和兰荫路交叉口的面貌焕然一新。人行道由原来的灰色沥青路变成了绿色塑胶道,不仅新增了路口隔离桩、右转非机动车专用通道,还栽种鲜花绿植作为隔离,保障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过街安全,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和市容景观。

  如今,城区红绿灯处,一座座智慧遮阳棚和交通改造设施的建设,营造出畅通、有序、舒适的交通环境,增添了城市文明底色,成为了路上美丽的风景线。接下来,兰溪还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设置智慧遮阳棚,进一步提升兰溪智慧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