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1日 

第08版:学在兰溪

陶笛文化进校园,助力“双减”落地

  导报讯 日前,兰江小学拓展课上,记者看到学生一个个拿着陶笛,音乐老师在边上从演奏姿势、用气方法、指法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并带领他们用陶笛练习歌曲《龙的传人》。

  据了解,自“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兰江小学立足传统特色,创新教育形式,将民族乐器陶笛引入拓展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厚植校园文化沃土。

  “我们将陶笛当做一项艺术课程来推行,学生可以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拓展课,或周一周五的四点半学堂这两个时间段来学习陶笛。陶笛吹出来的乐曲很好听,孩子们都很喜欢。”兰江小学老师王琛告诉记者。

  陶笛拓展课堂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每次上课,他们都满心期待。王琛向记者介绍,刚开始练习时,学生们不是嘴角漏气、音色刺耳,就是手指按不准音,吹不出美妙的音符来。“上课时我会挨个去指导,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按孔,手型如何摆。”王琛说。

  在老师的指点和示范下,学生们经过反复练习,吹奏水平大有提升,学习热情也更浓了。这小小的陶笛,不仅成为一件可以吹奏出动人乐声的乐器,还成为学校向学生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除了陶笛特色课程,去年以来,兰江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开展了“1314”双减行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推出了绘画、书法、编程、无线电测试等特色拓展课程,使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搭建起立体多元的“双减”育人网。

  “兰江小学在推进‘双减’工作时既做减法也做加法,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的是学生参与体育和艺术课程、家庭事务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双减”后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和活力。”兰江小学校长伍叶林介绍。

  记者 李霏 徐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