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2日 

第08版:学在兰溪

手工缝纫机、搪瓷杯子、老式收音机、一张张泛黄的全国粮票

延安路小学:寻找老物件 感受新变化

  手工缝纫机、搪瓷杯子、老式收音机、一张张泛黄的全国粮票,这些带着年代感的老物件,承载着几代人美好的回忆,留下了时代变迁的烙印。老物件就像会讲故事的老人,在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历经风霜,历久弥新,带来诸多启示。

  近日,兰溪市延安路小学开展“寻找身边的老物件”主题教育活动,以此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老物件,“听一听”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利用节假日,与长辈一起找寻尘封已久的记忆,感受物件背后的情与思。三(2)班柳羽彤的外公是个理发师,家人仍保存着外公的理发箱。

  假期里,柳羽彤一边听着外婆讲述外公13岁开始理发的故事,一边整理理发工具。外婆说,那个年代没有固定的理发场所,外公就背着理发箱带着工具在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营业,理发的收入也不是现在的钱币,有可能是稻谷,也有可能是其他物件儿,如果碰到小孩要理满月头,他们还会给一个一块钱的红包,煮一碗面条,额外再给七个生鸡蛋讨彩头。“外公靠自己的一技之长,让一家人过上了好生活。外公虽然已故多年,但他的故事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柳羽彤说。

  “我家有一样老古董——缝纫机,外公当年花了半年的收入买来送给外婆,现在又给了妈妈,这是爱的传承。”二(1)班的吴家豪在说起自家的老物件儿时,非常自豪。这台老式缝纫机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品,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黄色的面板,蝴蝶花纹的黑色主机,咖啡色的踏板。踏板的右上方有个直径30厘米的轮子,它们都是铁制的。把布压在机针下,转动手扶方向盘,跟着脚一上一下揺摆起来,它便会发出“咔叽咔叽”的声音。那个年代,缝纫机是居家必备品,过年时大家都会到百货商店买布料,自己裁剪,自己做衣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买成衣。现在,吴家豪有时会在缝纫机面板上看书、写字。

  据悉,除了听老一辈讲老物件儿的故事,延安路小学的学生还将感受成文成章,用自己的笔触记录光阴的痕迹。“通过寻找身边的老物件的活动,孩子们从一段段尘封的光阴故事中感受到了爱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把长辈的情怀变成自己的情怀,在寻找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触碰心灵的叙述,‘老物件’的故事也将继续。”活动负责人表示。

  记者 胡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