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6日 

第04版:乡村兰溪

六七个人一天可以育苗一万盘以上

兰溪机械化育秧跑出春耕“加速度”

记者 蒋宇欣

导报讯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期。连日来,位于兰溪市上华街道的上华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正抓紧进行早稻育秧工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全市最大的集中育秧工厂,这里通过高度自动化水稻育秧技术,摆脱了传统育秧“靠天吃饭”的无奈,助力周边农户春耕春播。

昨天,记者在该农事服务中心的育秧厂房里看到,一条水稻育秧自动化流水线“火力全开”。覆盖底土、浇水、播种、覆盖面土……只见工人们将提前过浸泡的种子、培养土投入自动化设备内,随着一道道自动化工序的完成,育秧盘瞬间被填满,不到1个小时,便已完成1000个育秧盘,工人再将一盘盘秧盘整齐地摆放在催芽室内,等待其破土而出。

“这样一条生产线,六七个人一天可以育苗一万盘以上,与传统育秧方式比,效率提升了好几倍。”该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汪国联说,传统育秧方式会受倒春寒等因素的影响,出芽率低,且易发生白枯病、烂秧等现象。而育秧工厂集中培育秧苗,采用暗室催芽,可以控温控湿,而后又在温室大棚炼苗,可以一直保持合适的生长温度,使种子出芽率高,秧苗整齐、粗壮。

在育秧环节,该农事服务中心还将机械化技术应用到秧苗培育、管护的全过程。记者看到,在另一边的育秧大棚里,前些日子移进来的育秧盘,在精心“照料”下,已长出秧苗,一片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的景象。“我只要开启阀门,这些设备就能自动运转起来。”汪国联一边介绍,一边操作,随着阀门的打开,大棚里的自动喷淋系统便开始运转,细密的水珠从喷头均匀地挥洒出来,滋润着春天里的希望。

育秧工厂集中育苗,不但节约了育秧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秧苗的成活率,可以实现早播早插早收,在提高早稻产量的同时,还特别有利于连作晚稻的种植,受到了农户欢迎。汪国联喜滋滋表示,今年,工厂秧苗订单不断,目前已接到10多个种植大户的近3000亩秧苗订单。“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育秧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为更多农户提供好秧苗。”汪国联说。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据了解,为提高水稻育秧质量和效率,兰溪主要以家庭农场为育秧主体,大力推行育秧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除了上华现代农事服务中心,全市共建设了8家育秧中心,既满足了农户用苗需求,也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