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以防受凉补水保湿
记者 蒋宇欣
周六将迎来秋分节气。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
饮食方面,秋分时节,人体阳气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为向内收敛,出现阳气减弱、阴气增强的趋势。此时,养生要尤其注重平补,即平衡身体的阴阳变化,平补气津。喝水是对抗秋燥最简单的方式。另外,多吃些清润、温润的养生粥,在补水的同时,起到滋阴生津的效果。一些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木耳、芝麻、核桃、板栗等都很适合秋分时节食用。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本身脾胃虚弱、经常腹泻的人,此时别再贪食西瓜、冷饮、螃蟹等寒凉之物。
起居方面,秋分后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适当增添衣物,但添衣也不要过多过快,以免影响人体的抗寒能力,所谓“春捂秋冻”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儿童、老人,体质比较弱,抗寒能力较差,更要注意保暖,早晚应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地方“冻不得”。一是不能冻头。随着秋分天气转凉,受凉时常常会引起头痛等症状,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尤为注意,外出可以准备一顶帽子,洗头时用水也可以比平时热一点。二是不能冻肚脐。在中医上,肚脐也被称为神厥穴,对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来说,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三是不能冻脚。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